因此,郭文勇馬上就從亂軍中拉起了一支進攻力量,他們控制著馬匹嘴裡高聲呼喝著向八路軍車隊衝去,一邊喊一邊準備著手中的炸藥塊。
郭文勇甚至還計算過,如果兩軍相向而行只需要兩分鐘就能與敵人遭遇,所以,只要撐過這兩分鐘只要衝破眼前這道密集的彈幕,那麼鐵血部隊就將迎來勝利的曙光。
然而,郭文勇這念頭剛起就發現他錯了。
因為半履帶汽車再次大角度轉彎改變了行進方向。
確切的說不是改變行進方向而是在騎兵前方轉圈,只是這個圈始終與騎兵保持著距離……八路軍利用半履帶汽車的機動性和速度實現了這一點。
郭文勇看到這情形又急又恨,這是騎兵對付步兵的常用戰術,沒想到八路軍現在卻用來對付騎兵!
這戰術其實很早就有了。
古時蒙古騎兵的弓箭手就是用這種方法對付步兵。
步兵擺開陣勢,弓箭手沒有破陣的能力當然不會強行衝進去,他們的方法就是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和速度在步兵旁轉圈,一邊轉圈一邊把弓箭射進步兵陣勢內消耗敵人有生力量。
發展到現代,鐵血部隊也時常用這種戰術與抗聯部隊作戰,騎兵在抗聯部隊前形成一個圈,在轉圈的同時不斷用馬槍射擊或拋手榴彈,轉到後方就裝彈然後重新轉回去射擊。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沒想到今天這個戰術卻讓郭文勇領教到了。
不過這沒什麼奇怪的,哪一方的速度快就可以用這種戰術與敵人保持距離。
此時半履帶汽車有速度優勢,當然就可以用這種戰術。
偽軍騎兵卻因為戰馬耗盡了力量即便是衝鋒也是有氣無力的,再加上八路軍強大的火力阻截,偽軍騎兵衝上去就被打倒衝上去就被打倒,始終無法近身。
尤其那些被打倒的戰馬還會進一步成為騎兵進攻的障礙……戰馬被打倒一時半會死不了,它們依舊會在地上掙扎甚至會半起身試圖重新站起來,這使原本就不夠快的騎兵速度進一步受限。
在後方觀戰的巖田薰這時也發現了問題,他趕忙命令道:“命令‘鐵虎部隊’掩護騎兵,重新組織防線,馬上!”
巖田薰的戰術或許沒錯,戰車加騎兵的確可圈可點,它結合了裝甲部隊的火力、防禦以及騎兵的靈活,一度使八路軍半履帶汽車部隊吃了大虧。
然而,這種戰術的問題就在於它需要裝甲部隊與騎兵緊密的協同和配合,也就是裝甲部隊始終要成為騎兵的盾牌。
但因為戰馬不像裝甲部隊一樣可以長時間保持高速,這一點在實戰中是很難做到的。
張大彪正是抓住這個破綻展開有針對性的反擊,馬上就扭轉了形勢重新掌握了主動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