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敵機沒有編隊飛行而是自由作戰時,是很難有之前一樣從側面攻擊敵機的機會,大多需要追尾一段時間才能將敵機擊落。
“拉5”果然無法擺脫守屋少佐的追擊,不一會兒飛行軌跡就完全被守屋少佐掌握並緊緊咬住,就在守屋少佐要朝目標打出子彈將其擊落時……突然身後傳來一聲爆炸。
守屋少佐馬上就意識到自己中計了。
他剛想駕駛著戰機離開卻已經太遲了,一陣劇烈的震動過後戰機就在天旋地轉中失去了控制。
守屋少佐回頭一看,機尾部份已經成了一個空洞……整個機尾都被削掉了。
守屋少佐知道這情況根本就來不及跳傘,於是就放棄了求生的想法。
“原來是這樣!”最後一刻守屋少佐想的是:“八路軍用的是互相配合的戰術,果然有些水平,看來BF109……也改變不了……”
還沒想完,他的戰機已經硬著陸狠狠的砸在了地面上。
這一枚空空飛彈是俞平打的。
確切的說不是一枚而是兩枚。
俞平很早就注意到這架編號是“01”的戰機了,這架戰機幾次大角度機動躲掉空空飛彈的攻擊,還帶領著其它戰機從高處殺回來用新戰術打“拉5”一個措手不及。
俞平相信,這個編號“01”的戰機就是這隊戰機的指揮官,也是他想出的對付編隊作戰的方法。
俞平當時的想法就是:“這樣的鬼子不能留,留他活口,改天說不定又會整出什麼新的戰術讓八路軍死傷慘重!”
於是,在守屋少佐沒注意的情況下,俞平已經把目光鎖定了這架BF109。
這是“拉5”的優勢,確切的說是空空飛彈的優勢。
空空飛彈有三公里的射程,俞平遠距離鎖定守屋少佐並有針對性的跟隨他的軌跡飛行,但守屋少佐卻一點都沒有察覺……
守層少佐可以說是成也經驗敗也經驗。
守屋少佐的作戰經驗讓他能在短時間內找到新戰術找到敵人的破綻並抓住機會甚至有了反敗為勝的可能。
但也恰恰是守屋少佐的作戰經驗,讓他以為後方幾百米遠沒有敵機跟蹤就沒事……
他忘了敵人空空飛彈的射程有三公里,敵機可以在一公里、兩公里甚至更遠的距離跟蹤他。
這使守屋少佐完全沒發現自己已經被人“盯”上了,於是放心的追著自己目標並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前方。
然後,俞平就打出了兩枚空空飛彈。
他認為對付這樣的對手應該保證能將其擊落,於是就將戰機上所有的空空飛彈打了出去。
當時如果還有更多飛彈,俞平還會打出更多。
然後,俞平就眼看著這架戰機在爆炸聲中被削掉尾部直挺挺的扎向地面。
然後,俞平就認為……
不應該讓眼前任何一架BF109回去,否則他們都有可能把編隊作戰的破綻帶回去讓其它鬼子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