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蘇欣接著說道:“我們也沒有那麼多飛行員,根本不可能像毛熊那樣用數量換質量!”
王學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同時對蘇欣有些另眼相看了,她對現階段八路軍情況的瞭解比王學新想像的還要深得多。
王學新不知道的是,蘇欣這其實是被迫的,因為她正在研發數控機床,就千方百計的想著哪個方面需要數控機床能用數控機床提升效率,於是就不得不全面瞭解八路軍軍工的生產情況。
陳杰風被蘇欣這麼一說就紅著臉坐下了,他感覺自己又出了一次醜。
不過王學新卻鼓勵道:“這個想法雖然不適合我們,但還是不錯的,畢竟它是一條能走得通的路,而且也提醒我們發展應該更全面,而且不應該只是軍工,還要兼顧民用,這樣才能用最小的代價創造出最大的價值、最好的裝備!”
眾人聽著紛紛點頭,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只顧軍工而不管民用最終導致兩者脫節……比如軍工已經現代化而民間卻還處於農耕水平,那軍工是不是連一個螺絲釘都得獨立生產甚至為此建一個工廠?
這樣一來軍工是不是過於龐大……確切的說是臃腫,因為這種軍工系統雖然龐大但效率不高。
另一方面,民用還有可能反過來促進軍工企業的發展,比如有什麼專利有什麼發明,軍工企業馬上就可以引進。
這實際上是充分調動全民的智慧。
這也是王學新之前費盡心思的從鬼子那搶了什麼紡織廠、罐頭廠等裝置的原因,它們不僅是為軍隊提供補給並解決民生問題,還是民用工業的開端。
不過這需要時間慢慢發展,急是急不來的,王學新能做的也只是引導和支援。
“那麼……”蘇教授說:“我們就只有一條路了,那就是提升‘拉5’的速度,讓它儘可能的縮短與bf109在速度上的差距!”
蘇教授這話一出就馬上得到許多人的贊同。
因為大家都知道,戰機是以速度為王……誰速度快誰就佔據先機擁有主動權,就像“拉5”速度比鬼子兩款戰機都快於是擁有主動權一樣。
既然是速度為王而bf109又有更快的速度,那當然就提升“拉5”的速度。
然後甚至都有人提出提升速度的方案了:
“我們可以想辦法再給‘拉5’減輕一些重量!”
“比如去掉炸彈掛架……生產專門用於空戰的戰鬥機!”
這說法甚至是可行的,“拉5”有炸彈掛架還有用於投彈的一些裝置,如果把這些裝置全部去掉當然就可以減輕重量。
重量如果下降而發動機推力及氣動佈局都沒變,速度自然就會有所提升。
如果能繼續這樣找出一些“缺點”並將其改進,也許“拉5”就能提升到與“拉7”相近的效能。
但王學新卻不贊同這個方案,確切的說是不贊同這個方向……
原因就像之前說的,王學新希望能打破這種與鬼子比速度的規則。
王學新說:“我們為什麼不在戰機的飛彈方面尋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