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讓王學新也很為難。
用電子管計算機顯然不行,這不僅是因為體積,更因為電子管是玻璃包裹的真空管,這玩意如果用在飛彈而飛彈發射時又有可能瞬間達到800多公里的時速……其衝量足以讓彈體內的玻璃管碎得一塌湖塗了。
那麼用電晶體?
可電晶體要47年才發明出來,距今還有四年。
王學新先把這東西整出來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研究要從電晶體開始,然後再計算機,接著再應用到飛彈上……遠水解不了近渴啊,八路軍眼前就急需這款飛彈防空了。
其它的不說,此時的鬼子在頑軍有意退讓下已經打通了南北交通線,下一步就要回師圍攻八路軍了,那時八路軍如果還沒有把這防空導彈整出來,只怕會有危險或者要付出很大的傷亡了。
怎麼才能解決敵我識別的問題呢?
馬克3型雷達很難辦到,它畢竟是一款中波雷達,空中飛著敵人的飛彈、飛機,還有自己的飛彈對它而言只是一個點。
距離較遠還有可能識別,計算機可以根據軌道的延續跟蹤識別,這就是陳杰風程式設計的問題了。
但如果敵我目標距離太近,近到300米範圍內雷達已經把兩者當成同一個目標或是互換了,也就是輸入計算機的資料就是錯的,陳杰風就算把程式編得再完美也沒法識別。
如果用雷達無法做到,就只有……
王學新突然想到一點,就說道:“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定位!”
“換一種方式定位?”蘇欣疑惑的問:“除了用雷達,還能有什麼辦法能定位?”
蘇欣說完就將目光投向蘇禮國,這方面他是專家。
蘇禮國茫然的搖了搖頭,這畢竟是飛在空中的東西,而且還時速800公里,他也想像不出除了雷達外還有什麼能做到。
王學新說:“同志們,你們聽說過三球定位系統嗎?”
“三球定位系統?”所有人聽到這個名詞都是一臉懵。
王學新拍了一自己的腦袋,自己怕是傻了吧……三球定位系統是近現代gps定位的方式,這時代的科學家又怎麼可能聽說。
看著眾人好奇的目光,王學新就一邊在紙上畫著一邊解釋道:“原理是這樣的,如果我們知道基站與目標的距離,那麼我們就能以基站為圓心,以距離為半徑畫一個球面,目標肯定就在這個球面上。”
眾人紛紛點頭,在座的不是科學家就是數學家,如果連這都聽不懂那就是濫竽充數了。
王學新接著說道:“一個基站可以確定一個球面,那麼兩個基站就可以確定兩個球面。即目標就在這兩個球面相交所得到的圓上!”
這同樣不復雜,目標既在這個球面上又在那個球面上,當然就是求兩個球面相交的公共點,這公共點就是一個圓。
說到這時蘇禮國就明白了什麼,他“哦”了一聲,說:“如果三個基站就會得到三個球面,三個球面相交就會得到兩點,而這兩點中必然有一點是在地面以下可以排除,另一點就是我們要定位的目標的位置!”
“對對!”王學新說:“這就是三球定位系統的理論,其實並不複雜,而且精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