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是給八路軍運送補給?
這些都不符合常理……
此時的岡村寧次還不知道八路軍已經組建了空降部隊,因此怎麼也想不到這是針對雁門關的空降作戰。
直到一名通訊兵幾乎是驚叫的報告道:“大將閣下,雁門關……八路軍的空降部隊,他們在那裡傘降了!”
“什麼?空降部隊!”岡村寧次臉色大變:“八路軍,居然有空降部隊!”
一愣之下,他趕忙下令:“快,馬上往雁門關派出援兵!”
然而,這時才意識到這一點已經太遲了。
不利的情報接二連三的傳到岡村寧次面前:
“大將閣下,通往雁門關的鐵路被炸斷!”
“19號公路橋被炸斷!”
“8號公路發現地雷和游擊隊!”
……
開玩笑,王學新都教會了鷹醬讓空降部隊與游擊隊協同,自己又怎麼會不知道用?
早在空降前,他就透過總部聯絡上了雁門關一帶的游擊隊。
雁門關附近的游擊隊還是有些規模的,其中還有一個連是八路軍正規軍。
這主要是因為雁門關一帶多山,而且這些山還跟兩側的太行及呂梁山脈相連,十分適合游擊隊混進來破壞交通。
不過也正是這樣,雁門關附近的炮樓、碉堡和鐵絲網特別多,為的就是擋住游擊隊使其無法破壞雁門關的交通線。
問題是這次游擊隊破壞的不是雁門關附近的交通線,而是阻止鬼子的援軍增援雁門關。
於是,游擊隊以雁門關為中心分別往南北推出三十公里左右,又是炸橋又是炸鐵路的,要不就是埋下地雷或者固守某個高地為空降部隊爭取時間。
結果就是鬼子援軍寸步難行一時無法有效的實施增援。
八路軍空降部隊則像撒豆子似的傘降至雁門關兩側……按照計劃,八路軍是一個營傘降至雁門關北側,兩個營傘降至雁門關南側,然後南北夾擊同時進攻雁門關。
駐守雁門關的是鬼子一箇中隊一百五十人,另外還有一個為數三百多人的運輸大隊……這個運輸大隊是恰好運送彈藥物資到經過雁門關的,浩浩蕩蕩的開著一百多輛裝滿了軍用物資的汽車,結果被八路軍兩邊一傘降就堵在雁門關了。
這也可以算是打下雁門關的好處之一:
雁門關是交通要道,所有在太原兵工廠生產的彈藥、炮彈都要經過雁門關運往前線。
如果八路軍佔領雁門關,就相當於卡住了鬼子的脖子使雁門關以北兩個師團及大批偽軍無法獲得補給。
這是什麼結果就不用想了。
如果鬼子無法及時打通雁門關,其對八路軍隆息機場的進攻就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