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筱冢義男的思維是受到了國內裝備風向的限制。
此時的鬼子在裝備研發上也是講究“每一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也就是儘量節約資源節省彈藥,講究用槍法和軍事素質來彌補火力的不足。
因此鬼子才不重視衝鋒槍的發展,機槍的射速也是一地雞毛。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筱冢義男,看到八路軍的連發步槍後,第一反應就是:這東西不過就是虛有其表,如果彈藥量跟不上,它還不如一把刺刀。
擁有像筱冢義男這樣的想法的人還有很多,這也是二戰大多數國家有能力研發連發步槍卻沒有研發,有些甚至還阻止其研發計劃的原因所在。
然而,他們卻沒有考慮過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戰爭是為了能殺死敵人獲得勝利,而不是保證每個士兵都有足夠的子彈。
就拿拉栓式步槍來說,鬼子每名士兵攜帶的彈藥量大概是120發,而且還是全威力彈。
即便以中間威力彈計算,120發彈藥也可以換成四個彈匣。
同樣的彈藥量同樣的消耗,用拉栓式步槍能打出AK47的瞬間爆發力和戰鬥力嗎?能打出AK47的戰果嗎?能在關鍵時刻救士兵一條命嗎?
更何況,AK47還可以單發,只要士兵願意,他們也可以節約彈藥,省掉的不過是裝彈和拉栓的時間。
簡單的說,就是拉栓式步槍能做到的,AK47基本能做到,反之則不行。
岡村寧次面色沉重的說:“筱冢君,你應該知道長期以來,我軍一直都不願意發展連發裝備,這直接導致我軍步兵輕裝備火力不足,而且是嚴重不足。這一點,在太平洋戰場上已經得到證明。之前一直不明顯,是因為華夏軍隊的火力比我們還不如,但是現在……”
說著岡村寧次就端起AK47看了看,然後又憂心忡忡的把它放下,若有所思的看著它的測試資料。
岡村寧次這話雖然還沒說到重點上,但也差不多了。
八路軍的情況跟鷹醬的火力還有些不一樣。
雖然八路軍裝備AK47後在火力上也一樣不是鬼子能承受的,但細說起來還是有區別的。
鷹醬的火力主要是來自重灌備而不是單兵武器。
鷹醬單兵武器主要是春田,另外還有部份列裝了半自動。
此時鷹醬在太平洋上與鬼子已經進行到了島嶼之爭,鷹醬是用艦炮轟炸機對島上的鬼子炸個幾天幾夜,登陸後旦凡發現一點動靜就用火炮、火箭筒亂炸,或是機槍瘋狂的掃射……
這基本是屬於用大批彈藥碰運氣的型別。
沒辦法,鷹醬財大氣粗而大兵又沒有作戰經驗,只能用這種“破財消災”的方式儘量用彈藥去堆。
八路軍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其火力來自單兵裝備。
如果八路軍像鷹醬那樣打還真消耗不起,但是單兵裝備而且八路軍自建軍以來就有“節約彈藥”的習慣,於是非到不必要的時候,八路軍戰士是不會像鷹醬那樣把子彈當水一樣往敵人方向潑的。
也就是說八路軍的彈藥更能“物盡其用”,這其實就是減少彈藥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