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只是淺田和鬼子被打懵了,就連八路軍的長征團都被打懵了。
長征團的潛伏陣地在一營、二營的後頭。
這是計劃好的,獨立團一二營作進攻主力,長征團跟進並佔領,如有必要還可以增援一二營。
開戰前,長征團的戰士個個心裡都憋著一股氣。
因為“團長受辱”的事已經傳遍了全團……確切的說不是“團長受辱”,而是“長征團受辱”。
“聽說了嗎?上級讓咱們跟著一、二營後頭就行!”
“什麼話!這是打仗呢,讓咱們在其它部隊的屁股後頭跟?”
“就是啊,那獨立團牛,能牛到天上去?咱們也是主力團!”
……
“團長說啦,好好打上一仗給獨立團瞧瞧,讓他們還門縫裡看人!”
最後一句話得到部隊的普遍的認同。
因此,長征團這一仗根本就沒打算跟,他們是希望開打後搶到一二營前頭去擔任主攻,就算拼一些傷亡也要把這面子給撿回來。
其實這不僅僅是面子問題,部隊這東西相當忌諱被上級瞧不起。
這不只會影響士氣,從長遠來看還會影響部隊的發展……如果被上級看不上,是不是以後裝備、彈藥等方面都不再當主力團傾斜了?
打仗這不行那不行,要裝備第一名,哪有這樣的美事?
這樣下去,長征團還怎麼在八路軍中立足!
所以趙良志會有這樣的想法也情有可原,只是他並不知道這其實是個誤會……王學新如果看不起長征團,還會讓他與一二營配合嗎?
這話要是讓趙良志聽到,只怕又要說了:“咱長征團是主力團,只配給一二營打配合?”
這就真是“說著無心聽著有意”。
八路軍的部隊自尊心和榮譽感都很強,只要有一點沒解釋清楚就有可能會造成誤會。
但這仗真打起來後,長征團才發現情況有點不對了……
他們跟在後頭往前勐衝,用“勐衝”來形容有些過,畢竟是戰場,而且還是進攻敵人的鋼鐵廠,長征團採取的是三三制互相掩護著往前衝。
不過這速度與平時作戰時相比已經可以算是“勐衝”了,但就愣是追不上前頭的一二營。
團長趙良志帶著警衛連就在部隊中,他看著一路的鬼子屍體似乎明白了什麼,他趴在隱蔽處對旁邊的政委說:“政委,這事……人家說不準說的還是實話,咱們……的確只要跟在一二營後就成了!”
此時天色已經放亮,政委在趙良志臉上看到的,盡是不甘和無奈。
政委明白趙良志的想法,打仗打了幾十年,原以為自己的部隊在八路軍中怎麼說也能排得上位……八路軍有編制的主力部隊只有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沒編制的還有一個主力團,全部加在一塊只有十三個主力團。
長征團是其中之一,就算再不濟也能排到十三位吧?
可是現在這一仗打的……瞬間就把趙良志的心理位置往下壓了幾層:看看人家打的仗,這是拍著屁股也追不上,不服不行啊!
鋼鐵廠的戰鬥比王學新預估的還要快,前後只用了三十分鐘就結束了。
這場戰鬥除了王學新希望的機場、燃油和彈藥之外,還發了筆意外之財……一共二十三架“零戰”以及五架“98輕爆”因為沒來得急起飛而被八路軍相對完整的繳獲。
之所以說“相對完整”,是因為八路軍衝進機場作戰時子彈亂射彈片亂飛,不確定是否有流彈或彈片打壞這些飛機。
這就是速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