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打斷了陳松勇的話:“我是在拖延時間。”
“拖延時間?”陳松勇還是不明白王學新的意圖。
“這是一款前所未有的裝備,陳參謀!”王學新解釋道:“如果……你站在鬼子的立場上,原本你以為敵人沒有能打到重炮的裝備,但是突然,敵人卻有遠超重炮射程的新式武器將重炮部隊炸得損失慘重,你會怎麼想?你會以為敵人就只有這麼多枚‘高火’嗎?”
陳松勇“哦”了一聲:“鬼子想不到我們將庫存一次打完,於是對這種裝備有所忌憚,一方面在猜測這是什麼裝備,另一方面又在模擬、討論對策,等他們反應過來再次嘗試的時候,鷹醬的陀螺儀已經到了!”
王學新正是這麼想的。
當然,這也是一種冒險,比如鬼子如果頭鐵不怕死,接著用重炮轟進行報復, 那麼八路軍後繼不力的儲備就暴露了。
然而,正所謂富貴險中求,為了不引起運城的動盪給百姓造成損失, 王學新認為還是有必要這樣做的。
因為這其中還有一點是陳松勇沒有想到的:如果百姓知道八路軍有一種裝備,能夠在數十公里外炸燬敵人的重炮,也就是對敵人的重炮反過來構成“我能打得到你你卻打不到我”的優勢,那又會怎麼樣?
這顯然可以穩定民心,之後即便有幾發炮彈落到運城炸開造成傷亡,只怕也不會引起太大的恐慌。
因為百姓會想:八路軍的炮能打得更遠,鬼子每打一發炮彈過來,都出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才是王學新需要的。
所有的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
先是偵察部隊那邊傳回了鬼子炮兵陣地座標……這座標相當準確,因為是偵察部隊從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經過五次測量和計算得到的結果。
接著就是和志民指揮著“高火”部隊連夜架設發射架。
裝置是天黑後就出發的,幾小時後到達距離運城二十公里的位置……鬼子重炮距離運城十五公里,“高火”距離運城二十公里,直線距離怎麼都不會超過三十五公里,這個距離恰到好處。
然後一個個發射架就在後勤部隊的協助下摸黑架設起來。
全程都沒有打手電,因為擔心被奸細發現端倪……雖說八路軍的情報人員在敵控區無處不在,但鬼子和偽軍的情報人員在根據地也同樣是無處不在,王學新只能小心再小心。
架設的發射架是改良後加裝軌道的,所以有些麻煩,前後一共用了兩個多小時才裝完,接著又進入緊張的調整發射架角度以及在“高火”的控制系統裡輸入高度。
這其實也是一個大概的資料。
發射架的角度代表著“高火”進入預定高度的角度,到達這個高度後“高火”就依靠自身的控制系統保持高度和飛行姿態朝目標飛行,直到來到目標位置上空再做俯衝動作。
和志民顯得有些緊張,他問了聲:“現在還有些時間,我們要不要距離敵人近一些,這樣精度更高!”
“多近?”王學新反問:“三十公里?二十公里?”
見和志民沒回答,王學新就下了結論:“就現在這距離,太近了沒有意義,就算能命中也沒有多大的價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