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像這樣的訓練對於鷹醬飛行員來說算不上什麼,他們平時都有機會飛,於是訓練前就沒有認真琢磨也沒有仔細分析。
華夏飛行員就不一樣了,他們很珍惜這些訓練機會,知道這些機會來之不易而且是練一次就少一次,戰前也許沒幾次能練,於是就做了最充分的準備也用了最大的注意力和最好的精神狀態投入訓練。
所以,這其實是心態問題。
有句話叫“由簡入侈易,由侈入簡難”,鷹醬飛行員還沒從鷹醬奢侈的狀態中轉變過來。
後來王學新聽說,武國智等華夏飛行員,甚至在訓練前就在地面預演過無數次了:
每兩人為一組,事先計算好匹配的速度並將其背下來。
比如前機時速三百公里,在後方以波浪咬尾的戰機就要以多大的時速多大的“震幅”才能保證不跟丟又能咬尾射擊。
然後一人在前一人在後,幾個人推著戰機模擬機艙並叫喊著演練。
接著再前的置換輪著練。
來來回回的練過幾回,在地面時其實就已經把這種戰術以及應有的速度之類的都掌握得差不多了,升空後只要稍微熟悉一會兒馬上就做得有模有樣的,就像之前就練過似的。
反而是鷹醬飛行員,他們沒做這些準備,更多的是在長時間的飛行中靠感覺來,結果不是出這狀況就是出那狀況,要麼就是追丟了找不到人,要麼就是手忙腳亂中忘了用波浪咬尾……這一點其實也不能說是沒準備,而是一種習慣成自然,他們往常受到的訓練一直都在告訴他們與目標保持速度咬尾追擊,於是習慣成自然很難改過來。
而華夏飛行員則是一張白紙,他們不需要像鷹醬飛行員一樣改變自己的習慣,而是一上來直接用新戰術,反而沒這問題。
其中最嚴重的還是差點就兩機撞上了……波浪咬尾戰術的確很有可能出現這狀況,因為後機速度更快,震幅控制不好而且距離目標又近,一不小心就會出事故,這也是許多人知道這種戰術卻沒法使用的原因之一。
亞歷克看著訓練情況不由眉頭大皺,暗道這些華夏飛行員難道天生就適合空戰?這可是讓自詡是老師、教員的鷹醬飛行員丟盡了臉面!
因此亞歷克甚至都不打算將這情況向鷹醬方面詳細報告,他認為這應該也不是杜立特將軍樂見的。
不久,由道格少校指揮的10架火箭彈戰機就傳來了訊息:“我們已經朝火車站方向發射了火箭彈,正在返航中!”
“有發現敵人攔截嗎?”王學新問了聲。
道格少校朝月光下的夜空中望了望,回答:“沒有敵人攔截,敵人可能還沒有把夜間戰鬥機調來!”
道格少校是對的。
其實,八路軍的戰機一升空鬼子就知道了。
鬼子是用98輕爆在完縣機場周圍偵察,而且現階段也是全時段偵察,也就是全天24小時,至少要保證有一架98輕爆在完縣機場上空。
但鬼子因為沒有夜間戰鬥機,在夜色裡即便看到了戰機起飛卻沒法做出反應。
同時,因為98輕爆速度慢,只有423公里的最高時速,所以它跟不上霍克81機群,只知道它們升空直奔臨汾,卻不知道後續去哪或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