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目標倒是很明顯,因為那些邊三輪的燈光顯得十分耀眼。
王學新有些奇怪,鬼子難道不要命了?明知道八路軍坦克已經攻進城還敢開著燈行軍,這不是明擺著把自己暴露在敵人的炮火下嗎?
其實,鬼子此時也十分尷尬,由於城門被八路軍迅速突破,就連安達二十三都不知道八路軍現在前進到什麼位置了。
這時,安達二十三就有兩個選擇:
一是就地佈防,把反戰車炮擺在城中心等著敵人坦克開上來。
這雖然也是可行的,因為反戰車炮這東西在對付敵人坦克時主要還是“以暗打明”,也就隱藏在暗處突然給敵人戰車來一炮,這往往能收穫很大的戰果。
更何況,鬼子的“一式37MM”反坦克炮還存在穿深不足的問題,它在一百米的距離上只能穿透30MM的垂直裝甲,而T26的前裝甲則有25MM。
也就是說,如果計算裝甲的傾斜度,“一式37MM”反坦克就算是在一百米距離都很難擊穿T26這種輕坦。
說白了,這款反坦克炮就是剛研發出來就已經落後的裝備。
鬼子之所以研發這種反坦克炮,是根據諾門罕戰役時毛熊坦克的裝甲資料……那時T26的裝甲只有15MM,一式反坦克炮可以在500米外擊穿它。
誰想到T26反手就把裝甲加到25。
(注:鬼子還有一款“一式反坦克炮”,不過那是47MM口徑的,42年服役)
因此,這種“一式反坦克炮”對鬼子而言完全就是雞肋,一百米才只是有可能擊穿,其危險程度和難度不亞於抱著炸藥包將目標炸燬吧!
所以許多部隊知道有這款裝備,卻不願意列裝……在戰場上根本用不上,沒有什麼反坦克能在一百米的距離面對敵人坦克還能存活。
但安達二十三卻在防禦運城時看到了這款反坦克炮的價值。
如果敵人坦克從城門透過,而反坦克就隱藏在城門前呢?那時難道不是一發炮彈一輛坦克?
這也是安達二十三需要每個城門三門反坦克炮的原因:左右各一門,中間藏在房屋內再佈設一門。
這樣一來,就算反坦克炮只有一百米的射程,封住城門也沒有問題。
但是……
如果八路軍的坦克已經從城門湧進城,這反坦克炮就力有未逮了。
原地防禦?
那是不是就要眼睜睜的看著八路軍坦克佔領大半個城市最後把城中心包圍?
這顯然是不行的!
於是安達二十三就冒險選擇第二種方案,火速增援南門,他要趕在南門失守前將反坦克炮投入到戰鬥中去。
既然要“火速”,這反坦克炮當然就要由汽車牽引。
如果說需要什麼保障,那就是在前方擺幾輛三輪摩托偵察。
王學新馬上就想到了這一點,他看那燈光像是挎子的,一是因為它沒那麼亮,二是因為它搖晃幅度較大。
於是王學新下令:“不要開火,等我命令,放過先頭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