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團也自個辦起了制雷工廠。
確切的說不是“工廠”,更應該說是“作坊”。
因為這就是將部隊裡曾經做過鐵匠、木匠的幾名戰士集中在一起組織戰士們利用閒暇時間制雷的手工作坊。
殼體五花八門,有竹筒、有中間挖空的木管,還有直接用繩索捆綁固定的簡易版。
更有甚者,貓犢子還發明瞭一種不需要彈簧的子彈雷。
這種子彈雷的原理,是將子彈與踏板固定在一起,下方固定一枚釘子,當敵人踩上踏板時就會瞬間將子彈踩下撞擊釘子,於是“砰”的一聲子彈就被擊發穿……
不過這種地雷也有其侷限性。
比如佔地面積過大容易被發現和排除,佈雷時間太長不方便,最嚴重的是還是不夠敏感擊發率不高(子彈底火必須準確撞擊到釘子,偏離一點或是力度不夠都不會擊發)。
因此只能作為彈簧不足時的補充。
子彈雷的埋設地點就五花八門了,山路旁、小溪裡,甚至還埋在懸崖峭壁上。
之所以要埋在峭壁上,是因為之前就吃過幾次虧。
李雲龍在佈雷的時候就說了這麼一句話:“那個叫啥山本一木的,他的部隊不是能翻山越嶺爬上懸崖嗎?孔捷還吃過一次虧,老子可不能步這傢伙後塵,咱們在懸崖上也埋些雷!”
懸崖上埋雷就比較困難了,原因是峭壁上很少泥土,到處都是有如刀削般的岩石,戰士們還得綁在繩索上放下去一個個佈雷,既危險效率又低。
王學新看了就對李雲龍說道:“團長,你要是這麼佈雷,全團的戰士放出去佈一個月,咱們後山的那片懸崖都沒法佈滿吧?”
李雲龍其實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他嘴上卻不承認,馬上就回懟了一句:“誰說要佈滿了?老子這只是布上幾枚,萬一要是鬼子觸發了能給咱提個醒!”
王學新“哦”了一聲,說:“我還說給個更快的方法呢,這麼說……我就是瞎操心了!”
說著起身裝著要走。
這倒是把李雲龍給急的,馬上就跟王學新攤了底:“等會兒,你小子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別他孃的摳摳搜搜的!”
“團長,你這不是不需要嗎?”
“誰說不需要啦?”李雲龍眼睛一瞪:“這一個個往下吊著佈雷,你以為好受啊?”
見李雲龍真有急了,王學新也就不跟他打啞謎,湊上前說道:“團長,咱們為啥不收集野藤,把子彈雷在野藤上一個個綁著,然後往懸崖上一放……”
李雲龍聽著立時就愣了。
這話說的是,懸崖上原本就長滿了青草灌木,野藤往下一拋就天然隱藏在其中,同時帶有彈簧的子彈雷十分敏感,只要輕輕一碰就會觸發……這不比吊著人去佈雷簡單快速得多嗎?
接著李雲龍就惱了,衝著王學新罵道:“他孃的,有這辦法為啥不早說?害老子手心都脫了一層皮!”
原來,李雲龍親自去布了半天的雷,一邊抓著繩索搖搖晃晃的一邊還要小心翼翼的佈設,這滋味的確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