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 (第2/3頁)

三十年下來,很多貨物的計價單位已經變成銀元了——不然的話,你用什麼計價?絹帛?那我可要跟你扯一扯幅寬、經緯、新舊、做工了,憑什麼你定價一千錢?我說只值八百!

至於銅錢定價,不是不可以,但實在太重了,真不方便長途轉運。

選來選去,還是十八銖銀元更適合作為計價單位。

近些年,因為十八銖銀元存世數量嚴重不足,海州坊市的一些商人開始自發用第納爾金幣、迪爾汗銀幣做買賣,哪怕朝廷不認可這種外來金銀幣,但他們私下裡交易的時候,還是會用——一如清朝嘉慶年間,商人們紛紛拋棄銀兩、碎銀子,改用西班牙雙柱銀元一樣,做大宗交易的他們,非常明白哪種東西更便利。

“喲,建極銀元啊。”拓跋矩本來抱著臂膀,看到河北商人拿出的是大一號的建極銀元后,有些驚訝。

所謂建極銀元,是大夏開國後新鑄造的銀幣,提供給各個坊市,以備有人需要兌換時取用。目前數量不多,十分稀罕。

建極銀元的正式名稱叫“大夏銀幣”,只有一種面值:壹圓。重二十一銖,銀九銅一。戶部規定,大夏銀幣壹圓當兩貫錢。

其實吧,如果嚴格按照當下的銀銅比價,純按重量來算的話,壹圓也就值1400錢(兩緡=1600錢),看似讓朝廷佔了便宜(鑄幣稅),但商人們並不在乎。

反正這種銀幣磨損減輕之後,別人也認可,繼續當兩緡錢用,在不同的商人手中流通,這就夠了。

大食商人收到大夏銀幣後,笑容滿面,清點數目無誤後,也不多看,直接收了起來。接下來,他還要去別的商人那裡買貨,這些銀幣正好用掉。

“唉,貝州坊市裡攢下的銀元,一口氣全給了大食人。”河北商徒看了眼拓跋矩,問道:“朝廷為何不多鑄點銀元?”

“朝廷倒是想,可也得有白銀啊。”拓跋矩哈哈大笑。

所有人都知道銀幣比銀碗、銀盤、銀瓶好用,只要一有機會,就會把手裡亂七八糟、奇形怪狀的白銀甩出去,換成銀元放在家裡,但問題是,朝廷真沒那麼多白銀來鑄錢。

拓跋矩是知道一些內情的,還與齊王在酒桌上聊過,知道很多東西。

據齊王所言,唐宣宗那會,全國各銀礦課稅,每年課銀二萬兩——唐代銀礦,私營、官營、官私合營皆有,一如鹽池,老百姓也可以撈,政府並不專營,只課稅。

以銀稅來倒推,一年產銀不足八萬兩。

唐初的產量更小,一年不足二萬兩,有唐一代三百年,平均每年也就五萬兩的樣子。

大夏的白銀產量比唐末十萬兩出頭大了一些,畢竟加入了河隴、遼東、雲南很多新地盤,但也很難超過一萬斤(十六萬兩)——北宋鼎盛時期年產銀80萬兩(宋制,一兩約合40克,比唐制略小),平均50萬兩,但大多數並未流入市場,主要“歲賜”給了遼國、西夏。

一萬斤白銀,按照大夏開國後鑄造的新銀幣來算,每年也就鑄個18萬2800餘枚。

這點量是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因此只要朝廷放出一批銀元,定然會被商人們慢慢套走。

朝廷固然在其中賺了點小錢,每年鑄幣稅收入摺合成銅錢,大約八萬緡的樣子——如果不算白銀本身價值的話。

但說實話,比起整頓混亂的商業秩序,朝廷根本看不上這點小錢。

“聖人此番加尊號,我覺得實至名歸。”河北商人聞言也嘆了口氣,他知道大夏缺白銀,缺得很,不過聖人推出記賬貨幣和銀元這兩個一虛一實的東西,依然讓商徒們的日子好過了許多,因此他說道:“有人提議今上可為咱們商家的新祖師爺,我讀書少,不甚了了,就想問你一句,如果在家中供奉聖像,可違制?”

“這……”拓跋矩被問傻了,他也不知道。

“你見過聖人嗎?”他問道。

“多年前在白司馬坂遠遠見過一次。”商徒說道:“音容笑貌……呃,不談這個了,哈哈。”

拓跋矩也覺得這個話題很危險,轉而說道:“昨日坊市中來了數十日本商徒……”

最新小說: 隕神記 末世全能劍神 [英美娛]搖滾情史 [鬼滅]千裡 從無限開始征服萬界 世嫁 獸世:星際萬人迷警報 快穿之在年代文裡做自己 快穿之小公主的異世之旅 穿書假千金作威作福 穿成惡毒反派後,全員重生了 綜影視之為你而來 蜉蝣託我觸青天 讀心吃大瓜,炮灰們集體發瘋啦! 賭我做個好神明 路人甲,但相親相到主角 重回九零好時光 全星際都在等我掉馬 驕美人[九零] 超脫在幻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