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串的命令下達後,趙匡凝在親兵的簇擁下,策馬出了營門。
作為主帥,當然要出戰了,不然軍士們焉肯出死力。
鼓聲不絕,軍士如雲。
從空中俯瞰下去,空曠的河谷平地之上,兩邊的大營像變戲法一樣,不斷地“吐出”成列的軍士。
軍士們一營又一營,按照金鼓旗號,在各自指定位置列定。
趙匡凝登上了望樓車,向西望去第一眼,就如遭雷劈。
對方排出的是標準的李衛公陣法,仔細數數:左軍戰鋒、左軍馬隊、左軍步隊、左虞候戰鋒、左虞候馬隊、左虞候步隊、中軍奇兵、中軍步隊、中軍馬隊、右軍……駐隊弓弩手……散隊……
近萬人了,怎會這麼多!
趙匡凝的心神有些搖曳。在他內心之中,其實是知道夏賊戰力超過他手下的忠義軍的。但一直以來的心理優勢就是兵多,數倍優勢。
但眼下看來,沒有預想中四五倍的優勢,也就兩倍。
不,不能慌,兩倍也是優勢,也可以打!
趙匡凝定下心神,看正在佈陣的己方大軍。
佈陣都比人家慢!
折宗本騎著戰馬來到陣前。
忠義軍的騎軍已經佈置完畢,置於陣前,前面還有一些散隊精卒,皆已陣列完畢。
後方步軍一個個小陣還在按旗號行進,不過大體輪廓已成。
前銳後張,延斜而行,便於左右,利於周旋,此乃太公之三才、孫子之雁形、吳起之鵝鸛、諸葛亮之衝陣。
這是想進攻啊!
“傳令,各令陣,各明奇正。若失一陣,則斬一將。形勢既就,視金鼓旗號,各陣相應,膽怯猶疑者,皆斬!”折宗本命令一下,自有親兵分頭傳訊。
很快,諸陣擊鼓回應。
折宗本的大纛回到了中軍。
“咚咚咚……”鼓手賣力地擂響了戰鼓。
“嘩啦啦!”這是甲葉碰撞聲。
左軍、右虞候軍排在最前面,前面幾排皆重甲矛手,數百人齊步前行,甲葉鏗鏘,煙塵繚繞。
左軍馬隊出動了。騎射馬軍三百人、長槍馬槊騎兵百人,當先而出,直奔忠義軍前陣。右虞候馬隊也出動了三百騎射手,遙相呼應。
兩軍之間不過兩百步,騎軍轉瞬即至。
忠義軍馬軍戰隊分出一部,上前截擊,駐隊不動。
“嗖!嗖!”折家騎軍呼嘯而來,箭矢飛出,對面衝來的騎軍慢了一步,紛紛落馬。
這些挑選出來的精騎,走馬射箭,已經接近武進士十中五的水平,射完即走,乾脆利落。
“殺!”落在後面的馬槊騎兵趁著敵軍有些混亂,直衝上前,將衝過來的三百敵騎一擊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