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樹德打聽過了,目前涇、原、武三州,還有衙軍七八千人。若能收編之,赤水軍的老底子就有了。
新編的赤水軍,與天雄軍一樣,將慢慢填入大量武學畢業生充任基層軍官,一步步換血。這兩支部隊,日後稱一聲“武學系”不為過,嗯,校長——啊不,大帥嫡系。
好吧,八字還沒一撇呢。涇原鎮之事如何操作,還得費一番心思。朝廷應該不會這麼容易撒手,肯定會有一番明爭暗奪,到時候就看各自本事了。
“龍刺史,還有一事……”吃完一塊肉後,邵樹德又說道。
龍就的心提了起來,張淮深也詫異地看了一眼。
“中原對蕃貨的需求量極大。珠玉、珊瑚、翡翠、象牙、乳香、木香、琥珀、花蕊布、龍鹽、西錦、金星石、水銀、安息雞舌香、胡粉、顏料、麝香、甲冑、金銀器、皮子、牲畜之類,莫不需要。”邵樹德說道:“而胡商,對中原之絹帛、器幣、瓷器、金銀器之需求亦大。這麼來錢的路子,得好生經營一番。”
龍就這才放下心來。原來是做買賣,這好啊!昔年甘州回鶻沒搶劫商路時,胡商每年販賣三萬多斤乳香至長安,光這一項,就足以讓人賺得盆滿缽滿。
更何況還有其他買***如絹帛。
回鶻汗國沒崩潰時,朝廷向其市馬,一匹馬給價四十匹絹。一開始本是互惠互利的生意,但回鶻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於是開始強買強賣,送過來的回鶻馬“動輒數萬匹”,有時十萬匹以上,年年都來。朝廷哄著他們幫忙對付吐蕃,盡數買下,為此一年輸出幾百萬匹絹給回鶻。
建中元年時,甚至倒欠了回鶻180萬匹絹,實在無力支付,直到元和年間才償清欠款。而甫一結清貨款,回鶻人又來了,又要賣馬,還是隻能拖欠,直到回鶻汗國覆滅,武宗會昌年間在天德軍大破回鶻烏介可汗為止,這場強買強賣的交易才算終止。
回鶻人要這麼多絹,自然不是自己用,他們也消化不了。九成以上轉賣給了胡商,獲取暴利。
這生意規模,是不是很嚇人?
“國朝承平年間,胡商自長安出,走河西、隴右出玉門關。安史之亂後,河隴陷蕃,若通安西、北庭,須走草原回鶻路。”邵樹德說道:“此本權宜之計。而今阻礙商路之甘州回鶻已滅,高昌回鶻素來看重商旅,並不加害,故河西路可通也。”
吐蕃佔領河隴之地後,絲綢之路移到了北邊。即胡商抵達高昌回鶻的地盤後,走草原,至陰山一帶,分幾條線入中原。
邵樹德治理關北四道有方,戶口殷實,財富漸多。這幾年來,百年前曾經興盛一時的可敦城又再度繁榮了起來,以至於他都想把可敦城收回來,並在那裡駐軍收稅了。
鸊鵜泉現在也成了胡商的一個聚集地。
據幕府支度司的巡官報告,他去鸊鵜泉巡視時,山後党項莊浪氏已經在那築了一座土城。城內居住了不少工匠,以西域胡人居多,打製銅器、加工松香,手工業相當發達。
而在城外,還開墾了不少農田,引水灌溉,種植的糧食果蔬供給來往商旅,好不興盛。
邵樹德暫時不太好意思斷莊浪氏、渾氏的財路,那麼不妨重建河西商路,分流部分商旅。如果經營得好,甚至大部分胡商都會被吸引過來,這裡面的利潤相當之大,足可養數萬軍。
“張僕射、龍刺史,爾等不妨行動起來,咱們一同打通這條商路。其間之利益,你們比我更清楚。”邵樹德說道。
“靈武郡王之命,自當遵從。”有好處的事,兩人自無不可。
邵樹德也十分滿意。
擴大了戰馬來源,多了很多丁口,後方安全形勢鞏固,又多了絲路利益,此番西征,算是盡了全功了,不枉親自跑了這麼一趟。
而料理完這些首尾,差不多也到了班師的時候了。
回軍,自然不會再走原路,雖然比較近。
邵樹德的意思,這次要走隴右之地,繞一圈再回靈州。
至於為什麼如此走,原因也很簡單,威懾!
隴右之地,同樣有很多吐蕃、羌人部族,甚至就連當年跟尚延心降唐的嗢末都有,只不過分散在各州,不太起眼罷了。
從甘州南下,經大斗拔谷,至鄯州。然後東進,走鳳林關,經臨州、渭州,再北上會州,最終返回靈州。
這一路的重點是鄯州。
邵樹德打算在鄯州會一會吐蕃諸部。這些個蕃人,你不時常帶大軍在他們面前晃一圈,他們是不會長記性的,說不定什麼時候腦子一抽,就叛亂了。
邵大帥打算給他們加深下印象,因此不但本部兵馬要南下,涼州嗢末、甘州回鶻、肅州龍家甚至歸義軍一部,都要跟著南下。
待與鄯、廓二州的吐蕃、羌人部族會盟完畢後,他們可自行返回。
鄯、廓二州的土鱉部落,愚昧無知,講大道理是沒用的。不過,在見到邵大帥能號令河西、隴右如此之多的勢力後,任何一個神智清醒的部族首領,都應該知道該怎麼做。
你要劫掠,去劫掠自己人好了。若想抄掠蘭、河二州,先好好想想後果。邵扒皮屠滅的部落名單,再添幾個也無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