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那邊收到安東府急報之後,也不敢怠慢,立刻派出信使,騎上最快的駿馬,以五百里加急的速度發往東都洛陽。
數日之後,正在視察排汙水溝的邵樹德便收到了訊息。他立刻召集了諸位宰相、樞密使及六部主官商議。
「契丹大舉徵兵,似有所圖。而拓跋金、去諸、王合併未有訊息傳回,你等議議,此事有幾分可信度?」麗春殿內,邵樹德站在地
圖前,手指劃來劃去,問道。
拓跋金是仙遊宮監。
這個宮監與洛陽的那些宮監不一樣,是實打實的要害職務,統領邵樹德的幾大奴部之一,位高權重。
奚王去諸在御夷鎮附近放牧,曾經遭受過重創,如今稍稍恢復了些實力,在燕北草原之上也是一號響噹噹的人物。
王合是新任三泉巡檢使,乃藏才党項的首領,從木剌山遷移而去。過去一年間,與契丹廝殺過多次,是燕北草原最大的單一部落勢力。
他們在附近區域是有相當影響力的,卻沒有收到訊息,那這訊息的可信度就值得懷疑了。
「陛下今歲可有出兵契丹的打算?」陳誠率先站了出來,問道。
「沒有。」邵樹德說道:「兵力不足。光靠陰山諸部和飛龍軍,沒有必勝的把握。」
「陛下,既如此,不如將銀槍軍調往柔州。」陳誠建議道:「該部正在懷州牧場休整。可令虢州、沙苑等牧場準備好草料,關內、關北二道提供協助,快速前往柔州增援。」
邵樹德想了想,沒有立刻做決定。
銀槍軍剛結束魏博的戰事。調走之後,中原就沒有成建制的輕騎兵部隊了。
「罷了,調過去吧。」邵樹德說道:「銀槍、飛龍二軍,陰山第一鎮、第二鎮統歸柔州行營都指揮使梁漢顓節制。豐、勝的府兵改革推行得怎麼樣了?」
「還在進行中。」
「這次便不用他們了。」邵樹德說道:「陰山諸部開始徵丁,以五萬人為限。」
「遵命。」北衙兩位樞密使一齊應道。
邵樹德盤算了下,飛龍、銀槍二軍三萬人,陰山五部五萬人,奚王去諸、仙遊宮部也能出個一萬餘人,再加上鎮兵部分人馬,這就是十萬眾了。
對付契丹應該是夠了,但若河東加入戰團,則可能不夠。
「河西道徵發蕃兵,以三萬人為限。」
「河套嵬才部出五千人,橫山党項出萬人。」
「關北道州軍徵調兩萬人東行。」
「平海軍暫隸安東行營節制,許邵嗣武、符存審便宜行事。」
邵樹德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涉及到的南衙樞密院、北衙樞密院、兵部、戶部等官員紛紛出列,各自領受任務。
甚至就連秘書監、翰林院都有任務,他們要寫征討敵人的檄文。
整個朝廷的戰爭機器,又一次轉動了起來,這次涉及到的部門更多,更復雜,也算是為今後在草原的大規模用兵做演練了。
WAP..COM到進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