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十餘州,蕃漢雜處,民氣悍勇。將那些人招募過來後,用軍法管制,如此數年之後,便是好兵,再作為補充兵分散打入各軍,源源不斷地為邵樹德的戰爭機器提供養料。
“禁軍各部的管理、出征,南衙樞密院也要抓起來。以後都要正規起來,不能再像如今這般一切從簡了。”邵樹德又道。(本章未完!
第七十八章 杯酒釋兵權
。
他有威望不怕。說難聽點,哪怕沒有規矩、沒有制度,軍隊也亂不起來。
但他得為兒子考慮,要正規化,要制度化一一當然,兒子首先要有威望,不然制度再嚴密也是白費。
“現有鐵林、武威、天雄、義從、突將、天德、經略七支步軍,飛龍、黑矟、金刀、鐵騎、銀槍、定難、飛熊七支騎軍,約三十萬步騎。從今往後,各鎮都虞候司、夏王府放手,統一由南衙樞密院管轄。駐防、訓練、調動、後勤、軍餉等等,全面接手。”邵樹德端著酒樽,看著胡真、朱叔宗、張昌遠等人,道:“盡付於君等了,勿要讓我失望。”
“謹遵殿下之命。”眾人應道。
按制,南衙樞密院將有兩位樞密使、四位樞密副使,總共六位實權官員,目前才只有折宗本、胡真、朱叔宗、楊悅四人,還欠兩位。
規矩他們都瞭解一些,日常管理就算了,軍隊調動、出征,需要皇帝下詔,樞密承旨當眾宣讀,六位樞密使、樞密副使一同簽字用印,命令方可生效,這怎麼搞?
皇帝的聖旨可以不管,聽夏王的就行了,但人員不夠啊。折宗本、楊悅這會還在路上,難道兩個人簽字就行了怕是還有人要走馬上任,會是誰呢?
邵樹德沒有說,又轉向北衙樞密院一眾人,端起灑樽,道:“南衙禁軍為國之柱石,北衙蕃兵也不可偏廢。橫山兩部、六大巡檢使部落、榆林、沃陽、洪源、仙遊四宮部屬、河隴諸蕃部,在籍丁壯數十萬矣,從今往後,鎮北都護府裁撤,蕃部丁壯管理、操演之事,爾等也要抓起來,不可鬆懈。”
“遵命。”楊燦、契蕊璋兩位北衙樞密使一同起身,樞密副使張歸弁亦起身,齊聲應道。
“滿飲此杯。”邵樹德一飲而盡。
“滿飲此杯。”三人同飲。
邵樹德滿意地點了點頭。
蕃部丁壯,為他的征戰大業助力良多,死傷的人都數不清了。而且幾乎沒有撫卹,平時也不發軍餉,價效比這麼高的炮灰,他一直十分重視。
野利、沒藏、嵬才三部與邵家結親,關係密切。 首發更新@ 契芯璋的孫女也與嫡次子邵明義定下了婚約,作為正妻嫁入邵家。
還有四宮奴部,一貫賞賜豐厚,給予他們出外當官的途徑,可謂費盡心血。
北衙蕃兵的調動,與南衙類似,需要無上可汗之命,北衙六位樞密使、樞密副使簽字用印,方可生效。
誰私下裡率軍離開劃分好的牧地,就是謀反,朝廷立刻調動諸部蕃兵、禁軍以及未來將要成立的邊軍鎮兵會剿。
南北衙軍權抓在手裡,邵樹德的地位就穩如泰山,無人可以撼動。
這一晚,是他統一思想、定下規矩的一晚,不知道可不可以叫做杯灑釋兵權,至少禁軍大將的權力被限制了不少。
******
正月十五,上元節。
一大早,皇后又在觀風殿臨朝,舉辦朔望大朝會,然後釋出了一系列人事任免。
以“天生賢傑,嶽降英靈”為由,授京兆府少尹王卞為南衙樞密院樞密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