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願降本汗?”
“大汗乃草原真主。與大汗相比,僕固氏、藥羅葛氏、阿跌氏都算不得英雄。”
“回鶻鐵律,非藥羅葛氏不能稱汗,我是漢人,也當了大汗,你當真願降?”
說到這裡,邵樹德突然響起了鵑娘。當初把她嫁出去時,太子還悶悶不樂許久。
鵑娘不就姓藥羅葛麼?唔,有點失策了,早知道就不收為義女,給太子留著了。
“大汗乃開創新國,便如當年骨力裴羅建立回鶻一樣,無需遵循非藥羅葛氏不能稱汗的規矩,自然願降。”
“既如此,我授你夷離堇一職,仍居蒲類海。”邵樹德說道:“不過,值此用兵之際,你需徵集丁壯,為我征戰。”
“謝大汗。”阿布思欣喜再拜。
“天生英明無上可汗,你的國土東到大海,西至阿爾泰山,在你幸福的統治下,無論是聖峰八河,還是別失八里(夏都)、高昌(冬都),都將載歌載舞,稱頌讚美。”又有一人上前說道。
“你叫什麼?”邵樹德問道。
“可薩部的阿里骨。”
“你是可薩部的,那麼當初為何沒投靠龐特勤?”邵樹德奇道。
回鶻其實是分核心部族和外圍部族的。
以藥羅葛為核心的內九姓(後期加了阿跌氏,變成十姓)是回鶻正統自己人,以僕固、同羅、渾、契苾、葛邏祿等為外九姓,說白了就是外圍臣服於回鶻可汗的部落,畢竟一個草原帝國不可能僅僅只有一個人種或民族。
可薩是內十姓之一。
西遷之後,因為可汗還沒死,龐特勤在焉耆自稱葉護,僕固俊名義上也臣服於他,“眾至二十萬”。一般來說,回鶻核心十姓的人都跟姓藥羅葛的龐特勤混了。
“昔年回鶻滅亡,一部南下唐境,一部東歸契丹,一部南下甘州,一部西遷,其實還有人沒走……”可薩解釋道。
原來,回鶻汗國西部靠近阿爾泰山一帶,有許多部落沒走(可能還混有部分黠嘎斯人),他們被僕固俊羈縻統治,聽命於高昌,可薩部(只是整個可薩氏的一部分)也在其中——這部分人在遼時被稱為“粘八葛”,後來與西遷的韃靼融合,可能還有一部分高昌回鶻北上,演變成了“乃蠻”。
“你還有多少人?”邵樹德問道。
“只有三千兵。”阿里骨苦笑道:“部落被大汗的兵馬抄了,我在西州聽聞,連夜遁回,不意又遭到折將軍迎頭痛擊,遂降。”
“原來如此。”邵樹德點了點頭,道:“你部丁口已為大軍俘虜,朕也不好隨意要回,不過可以把你的親族家人發還。”
“謝大汗。”阿里骨大喜。
“朕授你達幹(將軍)一職,以後就帶兵為我征戰。只要建立功勳,女人、牛羊總會有的。如果搶到財物,朕為你做主,把丁口贖回來。”
“遵命。”阿里骨應道。
這兩人之後,邵樹德又接見了幾個首領,兵馬其實都不多,慘兮兮的。
邵樹德慰勉一番,分授職務。
這樣一搞,他的畫風也有些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