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 (第3/4頁)

到了朱溫晚年,河北多次成為主戰場,人口損失速度加快。

後晉年間,契丹入河北,大肆燒殺擄掠,這是損失急劇放大的階段。

河北只是一個縮影。

關中、河南都經歷過這個過程。尤其是五代朝代更替,河南遭災最重,以至於到了後周郭榮時期,整個北方除河東、幽州,竟然只有1200萬人。

到了這份上,再頭鐵的武夫也沒話說了,因為他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損失巨大,妻離子散,家徒四壁,沒有一個人是贏家。

再加上五代朝廷不斷削藩,為此獻祭了好多個皇帝。到郭榮去世前後,成果斐然。於是人心思定,沒人想折騰了。

人心思定,就是社會共識,就是價值觀,就是社會風氣。

再回到之前的故事。

作為映象對比,趙匡胤其實也賴過賬。滅南唐,最終發放的賞賜與戰前許諾的賞賜不符,縮水嚴重。

但武夫們沒作亂,認了。有沒有發現心氣方面的變化?

當然也不是沒有副作用。趙二在幽州城下,好好領教了一把陣前討賞。因為他也賴過賬,趙大、趙二兄弟就沒一個講話算數的,全他媽忽悠人,於是臨陣邀賞,要你好看。

再說下北宋的軍事制度,它是怎麼來的。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殺將驅帥之事屢見不鮮。

節度使們有沒有想過辦法解決?答案是一直在努力。

比如好多人吹噓北宋壓制武夫的訓練、後勤、指揮分離,其實中晚唐節度使已經搞了。

在大一點的藩鎮,都教練使是最先出現的,把士兵的訓練權拿走了。

隨後出現了供軍使,把後勤供應權拿走了。

接著都虞候司的設立,將領們不出徵時,到都虞候司打卡上班,接觸不到軍隊。

其實和北宋差別不大了。

幽州李全忠作亂,是因為他帶兵出征,在易州被義武軍擊敗,班師時懼怕責罰,半路造反。

因為主力都被李全忠帶走了,留守幽州的兵少,節度使李可舉絕望之下,全家自焚。

李全忠為什麼不等回幽州後再作亂?萬一留守幽州的兵拼死防禦,你破不了城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他回幽州後,就要交卸兵權,作不了亂啦。

廣德二年(764),詔令河中藩鎮兵西行,抵禦吐蕃。部隊集結起來了,當天晚上,“軍眾喧噪,劫節度使崔寓家財及民家財產殆盡,皆重灌而行,吏不能禁。”

再有就是著名的涇原救火事件,有人故意在城外縱火,騙節度使段秀實集結部隊去救火,以便作亂。段秀實不上當,天明後把昨夜要求救火的人全殺了。

這些事件說明,中晚唐時朝廷、節度使一直在想辦法制度創新,約束士兵。這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比如訓練權、後勤權、調兵權都被幕府收走了,衙將平時接觸不到部隊,造反很麻煩,只有想辦法接觸部隊,才有那麼一絲機會。

五代朝廷,樞密院的出現,更是完善了都虞候司的職能,兵將分離,制度十分完善。

那麼,為什麼還三番五次有人造反呢?因為制度只能防住大將,防不住士兵造反。

天成元年(926),邢州左右步直兵趙太等四百人作亂,“據城自稱安國留後。”

趙太只是一個大頭兵,聚了四百人,就佔了邢州,囂張不囂張?伱防得住嗎?

大頭兵皇甫暉打牌輸光了,又借不到錢,一怒之下造反。防得住嗎?

當時將領們可都是勸你不要反的,結果一刀一個,像殺雞一樣殺掉。

最新小說: 穿越吧女配 被趕往封地就藩,陛下何故謀反? 小富即安?不,本公子意在天下 機械全宇宙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隕神記 末世全能劍神 [英美娛]搖滾情史 [鬼滅]千裡 從無限開始征服萬界 世嫁 獸世:星際萬人迷警報 快穿之在年代文裡做自己 快穿之小公主的異世之旅 穿書假千金作威作福 穿成惡毒反派後,全員重生了 綜影視之為你而來 蜉蝣託我觸青天 讀心吃大瓜,炮灰們集體發瘋啦! 賭我做個好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