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兒語”並不是大唐官話。
渤海國前身是居住在營州的粟末靺鞨,當時有十萬之眾。營州諸族雜處,自然需要一種方便交流的“通用語”。渤海建國後,依然各族雜處,還是需要通用語。
這種通用語,就是以大唐幽州、營州官話為底,雜以一些靺鞨語及其他不知來源的詞彙,形成的具有東北地方特色的“漢兒語”。當然,在官方場合,還是大唐官話,他們與新羅、日本交流時也是用大唐官話。
“自然是會的。”大普求答道。
述律平點了點頭,說道:“以後你便跟著阿古只做事吧。他的文采不行,我正需要一個正經文吏。”
“遵命。”大普求很有覺悟,立刻應下了。
他已是階下之囚,早不做他想,能活得一命,保全家族,已是萬幸。
“這老頭有甚用,月理朵你太過看重他了吧?”蕭阿古只有些不滿。他看上了大普求的女兒,正想搶回來過過癮呢,沒成想姐姐竟然收攬了此人,可真是晦氣。
“阿古只!”述律平加重了語氣。
“是!”阿古只連忙說道:“一會便放了他的家人,再給十個奴隸。”
“阿古只,你也去了一趟洛陽,當知天下很大。”述律平站起身,說道:“姐姐聽聞,夏兵一路攻來,幾不可制,若想打敗他們,靠以往的老法子是不行的。”
“老法子?”蕭阿古只疑惑道。
“迭剌部的內情你也知道,述律部更是清楚。我且問你,一個部落內那麼多氏族,頭人各管各的,為個夷離堇都爭得頭破血流,當場翻臉、事後懷恨的數不勝數。這樣一種鬆散的模樣,可打得贏夏人?”述律平問道。
“好像……好像打不過。”蕭阿古只吞吞吐吐地說道。
述律平點了點頭,又道:“我聽劉仁恭說,昔年大唐有一敵國名吐蕃。其國治民如治軍,翼長、萬戶、千戶、百戶、小將等等,既管軍又管民,故令行禁止、號令如一,十分善戰。契丹如今這個鬆鬆垮垮,以氏族、部落為根基的情況,給你天大的運氣,也吞不下中原。但吐蕃卻可以,只可惜他們沒有運氣。”
吐蕃的組織度是蒙古級別的,非常嚴密,但契丹就不行了,述律平看到了這一點。
“今後要學習中原的法度。不學,無以自強。”述律平斬釘截鐵地說道:“中原咱們暫時接觸不到,但渤海國可不就是個小中原麼?別的我管不著,述律部先學起來,誰敢反對,你和蕭敵魯便將他們除去。”
部落之中,強者為尊。有些時候事情反倒比中原簡單,只要你的武力能壓服大多數人,那你說得都對,大家聽你的。
蕭阿古只又一次感受到了姐姐的狠辣與——一根筋。她認準了事情,別人很難改變,除非你比她強。
“是。”蕭阿古只在姐姐目光的逼視下,只能硬著頭皮回答道。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述律部實力弱小,人也不多。他們氏族在部落中實力也很強,在外有姐夫阿保機支援、內有本氏族強力壓制的情況下,確實可以一步步進行改變,可能也不用殺太多人便能達成目的。
“對了,你去了一趟中原,我且問你,洛陽之主邵樹德是什麼樣人?”述律平又問道。
蕭阿古只仔細回憶了一下,道:“很威嚴,說話不容置疑,無人敢反對,比姐夫在迭剌部的威望高多了。呃……”
說到這裡,他感覺好像說錯話了。哪知述律平毫不在意,問道:“還有呢?”
“甚得軍心。聽將校們私下裡閒聊,邵樹德記得很多勇士的名字,經常下營撫慰,豪爽康慨,賞罰有度,故人人願效死力。比姐夫這個八部夷離堇還要……嗯,和姐夫在軍中的威望差不多。”蕭阿古只說道。
述律平聽了若有所思。以前對中原的瞭解還是太粗淺了一些,今後得吸取教訓了。
或許,從今往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該再對中原抱有痴心妄想了,全力攻伐渤海國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