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海軍節度使劉隱正趁著鄰居內亂猛攻容州,聞訊立刻罷兵,與寧遠軍節度使邵得勝修好,並將投奔他的幾個邵氏心腹送還,以示誠意——當然,已經佔去的廉、白、牢等州地盤是不會歸還了。
五管之地,靜江軍大部已為馬殷吞併,寧遠軍、靜海軍、清海軍、嶺南西道四鎮若不能阻止馬殷,顯然就是下一個目標。
南方出這種人,可真是讓人難受!姚洎也很無奈,好好過日子不行麼?
“只能先湊合了。”趙匡明苦笑道“先求得大夏冊封,爭取時間攻滅西門道昭殘部,再圖其他。兄長有言在先,若樹德不允,便遵奉唐室。”
姚洎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聽到時仍然一凜。
毫無疑問,這意味著戰爭。但要保留獨立性,這也是唯一的辦法。
其他藩鎮,各有各的情況,但大體上想法差不多的。你問問王審知、錢鑼,願不願意納土歸降?顯然不願。
但也不會有人蠢到稱帝,至少現在不敢。
******
“馬殷派人來了嗎?”本枝院內,邵樹德問道。
“來了,還提了不少條件。”陳誠回道。
“其一,冊封其為楚王、武安軍節度使,統轄湖南諸州。”
“其二,殷將李瓊為靜江軍節度使。”
“其三,追贈劉建鋒為太傅。”
邵樹德愕然。馬殷倒是講義氣,不忘老上司劉建鋒。
當年劉建鋒玩侍衛陳贍的妻子被擊殺,本來是張佶繼位,不過他在前往衙門的路上墜馬受傷,認為這是天意,於是將位置讓給了。
劉建鋒一手建立的這個集團,看起來還是很團結的,是能幹大事的樣子。
“告訴馬殷的使者,大夏名爵貴矣,不似前唐那般濫封,楚王斷不可能。”邵樹德說道。
新朝臣子爵位最高的是清河郡王折宗本,一個異姓王都沒有,馬殷何德何能,想封王?
“劉建鋒也不能追贈太傅。”邵樹德又道“可任馬殷為武安軍節度使,李瓊為靜江軍節度使,沒有任何加銜。”
昨日錢鑼使者至,獻上貢品稱臣,言下之意,好像也求取越王頭銜,另外同平章事、侍中、中書令之類的榮銜也是必須要有的。這還不算,還給他爹、妻子求取了一堆官職。
其實在他們看來,這個要求也不算過分。互相給個面子嘛,封個王而已,又不要你出食邑。
說起來,
都是最近數十年官爵氾濫導致的現象。錢鑼、馬殷覺得封王沒什麼,但邵樹德這邊就面臨很大的壓力了。
“陛下,其實給他們封王也沒什麼。”趙光逢說道“文武百官都知道這類王爵沒有食邑,也就是空有名號罷了。或有心中不忿者,但不會太多。陛下找個機會,發些賞賜,籠絡一下,禁軍大將應不至於為此不滿。”
“陛下,前唐建立後,王爵給的亦很吝嗇,但在肇建之初,還是封了兩個異姓王的。”陳誠也幫腔道。
“前唐建立時是什麼風氣,軍隊多麼聽話,現在又是什麼風氣,能比嗎?”邵樹德氣樂了。
唐朝建立之初異姓王有兩人,即李軌、杜伏威,另有比異姓王低一級的郡王數人,但下場大多不怎麼好。
李淵、李世民父子的核心部下,連郡王都難得,更別說親王了。像李靖、程咬金這種,也只是國公罷了。
但不能這麼類比啊。時代風氣不一樣了,邵樹德擔心的便是這點。
見邵樹德沉吟不語,陳誠還待再勸。
卻見邵樹德擺了擺手,道:“馬殷、錢鑼、王審知、鍾傳等人,只得國公、郡王,沒有食邑,節度使不加同平章事銜,就這樣。不納戶籍兵籍,不獻土,不繳賦稅,自己委任將官,何德何能請封王?朕不慣著他們。艱難以來,官爵氾濫的濫觴,得好好整治一下了。”
五代朝廷,稍有點實力的外部政權悉數封王,自己內部也一堆節度使、親王、郡王,這朝廷得有多卑微?
馬殷若是獻土歸降,給個厚爵倒沒什麼,因為相當於他打下了兩個藩鎮,但目前顯然不是這個情況。
“遵旨。”見邵樹德決心已定,眾人只能應道。
不過好像也沒什麼,馬殷、鍾傳、錢鑼、王審知等人,也沒有能力進攻中原,愛咋樣咋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