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樹德看了他一眼,當我是提款機麼?哪來那麼多資源調配?
“還是先緊著登萊吧。”邵樹德說道:“安東府新立,還需淄青鎮鼎力支援,登萊起來了事情就好辦很多”
登州蓬萊鎮最近來報,試製出海船一艘,邵樹德賜號“海鮫”
就在本月初,“海鮫”號試航新羅,回來後,發現船體結構損壞得有些快。
邵樹德下令工匠將其拆解,查詢原因,並加以改進。
 本章未完!
第六十七章 特別軍事行動
中國、阿拉伯、歐洲船體設計理念的雜糅,看來還是出了問題。不過有問題不怕,第一次就成功才假,他有的是耐心等待他們摸索改進。
而蓬萊鎮造船方面出現的進展,也讓他對大力發展登萊二州有了相當的緊迫感。
魏博百姓僅僅是第一批,後面還會有來自其他地方的移民。官員也要優中選優,逐步汰換掉原淄青鎮遺留下來的老官僚,助推當地發展。
“月奴,知道我為何如此重視登萊麼?”邵樹德轉過身來,看著三子邵勉仁,問道。
“父親想發展海運。”簡直是送分題,三郎立刻答道。
“‘海鮫,號一次可載五千斛糧,遠勝車馬。”邵樹德說道。
“父親,靈州往勝州運糧的漕船,一次也可載一千五百斛糧。新出的大船,兩千斛亦可載得。”邵勉仁說道。
這……
邵樹德微微有些尷尬。海船的運載能力只有河船的兩三倍,聽起來不是很靠譜的樣子,值得花大力氣研究嗎?
“三郎對這些資料很熟嘛,信手拈來,為父很高興。”邵樹德的鐵砂掌重重拍在兒子肩頭,笑道:“慢慢來嘛,以後會有大船的,越來越大。“
“兒知道了。”勉仁立刻回道。
邵樹德常年習武,能舞重劍,這幾下夠他受的。
“跟在為父身邊好好學學。明年你也十四歲了,去文登縣,從司戶做起,不要讓我失望。”邵樹德又道。
“遵命。”邵勉仁有些興奮,應下了。
或許是受母親封大娘影響,邵三郎雖然也習武,但更偏愛文學。十四歲的年紀看起來不大,但他不用為生活瑣事所累,接受教育的時間長,還是最頂級的教育資源,真實水平還是不低的
對於文登這種下縣來說,全縣也就四個官,即從七品下的縣令,正九品下的縣丞,從九品上的主簿以及從九品下的縣尉,司戶其實算不得官,對王子這個身份來說其實不太合適。但邵樹德樂意,先讓兒子熟悉司戶這個關鍵吏職的諸般事務,再一步步當官。
沒有基層歷練的經驗,將來很容易被人糊弄。
“父親,兒看很多魏博百姓衣衫單薄。今日寒風凌冽,怕是很……”邵勉仁突又道。
“吾兒有何建議?”邵樹德問道。
“河陽庫中尚有許多毛布,不如賞賜給他們好了。”邵勉仁說道。
河陽大量產羊毛,庫中存有呢絨,一般而言是秋天發給軍士,讓他們自己找人縫製成羊毛衫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