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已至蔡州。”
“梁人積儲屯於何處?”
“蔡州有一些,汝州亦有一些。還有就是從許州送來的。”
“不如奪之?便是奪不了,一把火燒了?”
“如何奪之?”崔洪道:“我部奉命至汝水紮營,防備夏人北渡,若擅自移防,怕是立刻被察覺。”
崔休皺眉,如果僅僅是投降,那價值也太低了。南邊缺這幾千兵嗎?不缺。
缺的是糧草!
崔洪快意地看了一眼崔休,心道賊帥就是賊帥,關鍵時刻腦瓜子不夠用。
“你附耳過來,我有一計。”崔洪說道。
崔休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湊了過去。
崔洪低聲說了一通,崔休越聽眼睛越亮。
這招,還是有那麼幾分可行之處的。若再細細完善,把握就更大了。
計議已定,崔休也不再逗留,當下就扮作斥候,離開了蔡兵大營,往南奔去。
……
如龍的大軍繼續北上。
位於淮水北岸的新息縣已經被趙匡璘率三千隨兵攻佔,因為動作迅速,在縣城內繳獲了兩萬餘斛小麥,勉強夠塞一塞牙縫。
與此同時,斥候傳來訊息,梁人棄守褒信縣,那邊已經是一座空城。
這場進攻,看樣子確實是打了梁人一個措手不及。
“丁會到哪了?”通往真陽縣的大道上,牛禮勒住戰馬,看著蒼茫的大地,問道。
“三日前擊退威勝軍追兵,退回了汝州境內。”
“丁會不敢退得太遠。”牛禮思索了一下,斷然說道:“他若赴援蔡州,則汝州不保,威勝軍、忠義軍可長驅北上,收取汝州諸縣,威脅洛陽。”
這就是梁軍的難處了。處處分兵,處處兵力不足。而淮西一帶,地勢平坦,不像洛陽、河陽有山川阻隔,可以以少量兵力戍守要隘,達成戰略目的。
在這一片,你就得投入重兵集團,要不然根本守不住。
丁會有多少人?三萬人。
楊師厚多少人?數千眾罷了。
太少了,不夠!朱全忠若知機,此時就該派出援軍了,不然很難穩住局面。
“大軍繼續北進,攻真陽,嚇唬嚇唬梁人。”牛禮下令道。
按照得來的訊息,張全義所鎮之蔡州應無多少兵馬,最多三千人罷了。
楊師厚有眾六千,此時或在趕往蔡州的路上,或已至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