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慾,當真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之一。即便這些武夫平日裡的小日子過得不錯,並不缺酒肉,但每次全軍大酺,依然能夠極大地提振士氣。
邵樹德坐於高臺之上,蒙氏、偰氏、述律氏、阿迭氏四女陪侍左右。只見他高舉酒杯,一飲而盡,道:“今日朕做媒,你等成親之後,好好過日子。多生些孩兒,越多越好。”
五百鎮兵立於臺下,滿臉感激之色,端起酒杯亦一飲而盡。
此五百人年歲都不大,普遍在十七八歲到二十出頭的樣子,還是光棍一條。
攻佔疏勒之後,編戶齊民之時,官員們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戶數幾近一萬七千,人口卻不足六萬。
原因很簡單,男丁死得太多了。
喀喇沙先自己亂了一陣,隨後薩圖克大發十五歲以上男丁北上,與夏軍決戰,慘敗而歸。其間死掉的人不下兩萬,還有萬把人聞風而遁,最後只跑回去了數千——朝廷赦免了他們的罪責,令其各安生業,勿要生事。
也就是說,這一仗打掉了疏勒大部分的男人。
事情比較棘手了。蓋因男人不僅僅是兵源,同樣也是農業生產的主力,沒了男人,糧食產量就上不去。
而且這只是短期影響。長期來看,人口的增長也會很成問題。
如果讓疏勒的女人荒廢掉她們的黃金生育期,未來是要還賬的。多方商議之下,最後邵樹德一錘定音:缺男人,朕給他們男人。
五百鎮兵從中原孤身而來,本來就要成家的。邵樹德做主,讓他們挑選疏勒城中年歲相若的女子成婚,正好解決終身大事。
但這還遠遠不夠。
樞密使楊爚又建議,新附軍八千眾從拔汗那退入安西,同樣是孑然一身,可令他們挑選寡婦成家,以安其心。
邵樹德同意了。
他讓楊爚來操辦此事,儘快完成。新附軍將士成家後,攜帶妻兒移居姑墨州,散為百姓。
姑墨州曾經被熱海突厥大肆劫掠、屠殺,塵埃落定之後,只統計到了千餘戶、六千多人,多為樣磨百姓,另有少許回鶻、葛邏祿、突厥人。
這個地方(阿克蘇),農業條件很不錯,任其荒廢太可惜了,必須儘快恢復。
當然,五百鎮兵外加八千新附軍並不能緩解疏勒的“男人荒”。更何況,這次還從拔汗那搶了不少女人回來,其中有的作為賞賜發給有功將士,有的賣給商人換回糧食,有的打算帶回洛陽,分賜給臣下。
女多男少,這就是現狀。
思來想去,就在昨天,邵樹德下旨:招募陳、許、蔡、申、光五州孤貧精壯男子五千,至疏勒定居。
或許有人會問,這五州一定會有這麼多窮得結不上婚的男丁嗎?
首先,定然是有的。
其次,說是“招募”,其實是“攤派”。
這五個州的刺史,就是綁也要綁五千個男人過來。實在人數不足,就是把牢裡的犯人放出來充數,他也得整出一千人。
這五千人抵達疏勒後,差不多就夠了。
如此一來,核算後疏勒鎮將有約一萬戶、三萬九千餘人。
姑墨鎮將有九千五百餘戶、三萬八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