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趙植說道。
“那些靺鞨、女真首領,有沒有劫掠你們的貨物?”邵樹德又問道。
“沒有。”趙植答道:“他們與內務府打交道,獲利良多,沒有必要劫掠貨物。正常做買賣,細水長流的道理,他們也懂。”
“靺鞨、女真民間有沒有什麼怨言?”
“暫時還沒有。他們手裡的貨物,以前也賣不上價,現在有了內務府,日子改善了不少。縱然有人染上了酗酒的惡習,但整體對咱們還是感激居多的。”
“那就好,這個買賣看樣子還能繼續做下去。”邵樹德欣慰地點了點頭,道:“今年你們多招募一些人,儘可能從皇莊子弟中選,朕還會撥一部分經學、工學、農學、算學的學生給你們,帶一帶他們,讓他們知道怎麼運作一家商社。”
“陛下是指……”趙植有所猜測。
“沒錯,朕欲籌建安南商社。”邵樹德說道:“現在需要儲備人才,這就要靠你們了。”
“是。”這顯然會增加渤海商社的成本,但趙植沒法拒絕。
“諸位。”邵樹德與趙植商量後,又看向趙在慶等人,問道:“當初朕讓你們每家各湊一千峰駱駝、五百輛馬車,準備得怎麼樣了?”
幾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後由趙在慶統一回道:“陛下,我等皆已備齊。且分別於涼州、甘州、肅州、瓜州、沙州置倉,囤積糧米。”
“倉庫有多大?”
“大小不一,最小的能存三萬八千餘斛糧,最大的近五萬。”
“有心了。”邵樹德讚道。
民間搞這麼大的倉庫,確實相當不容易,同時也可看出這幾家確實實力雄厚,一般州一級的官府還真比不過。
“朕就和你們明說了,明年必西征。”邵樹德說道:“倉庫未儲備糧食的,抓緊採買運過去。朕知道你們為了省錢,倉庫不一定全是滿的,抓緊時間吧。”
“是。”四人一齊應道。
邵樹德又默默盤算了一下。
一萬人的部隊,一個月要消耗九千斛糧食,如果算上役畜,那就要一萬多了。
這幾個商家提供的糧草看似不是很多,但作為官府轉運之外的補充,已經相當不錯了。
河西諸州,自從三年前姑臧縣買了七萬只羊寄養在牧場之後,各地紛紛效仿,買了不少牛羊甚至還有豬,找地方養著,充作大軍過境的軍需。
三年時間——邵樹德給了他們三年時間,到明年就是第四年,屆時如果糧草出現短缺的話,那可真要殺人了。
當然,他不認為有人敢這麼做。因為這是必然要露餡的,何苦呢?
這麼一算,大軍從中原開進至沙州,基本等於內線行軍。而且敦煌那邊的倉庫是最大的,大軍從沙州出發前往伊州時,糧草也沒有問題。
從伊州再往西,路途就很遙遠了,運輸成本也將極為高昂,且無法像河西走廊沿途各點一樣,將成本分攤到過去三年之中。
打一個高昌回鶻,糧草、物資囤積了三四年,可真夠蛋疼的。
這就像那啥,前戲兩小時,結束兩分鐘——希望能兩分鐘結束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