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晚唐浮生未刪減txt下載 > 第九十二章 善後(為盟主龍戰於野加更)

第九十二章 善後(為盟主龍戰於野加更) (第2/2頁)

這個時候只有兩個辦法。

其一是發下一筆賞賜,然後將他們撤回河東休整,緩解緊張的情緒。其二是縱容他們劫掠,這是可以釋放負面情緒的。

一般而言,軍中主將喜歡用第二種,對於恢復士氣有奇效。講究點的只允許劫掠,不允許傷人。

不講究的就默許你燒殺搶掠,但不能鬧得太過分,更不能屠城。

還有一種完全放任的,什麼「三日不封刀」、「五日不封刀」,都是這種放任制度下的產物,經常鬧出屠城惡行。

在各個王朝開國之師中,夏軍算是紀律保持得不錯的了,邵承節肯定不能選第二種辦法。

「我已遣人至各縣派捐,長沙城中也有財貨,我會讓馬殷帶頭吐一批出來。你一會就向各營宣佈,月底之前人賜錢一緡、絹兩匹,各軍都有。」邵承節拉住了上前行禮的李存賢,說道:「宣佈完畢後,誰再有怪話,無需猶豫,直接捕殺。在這個當口,兒郎們不會和賞賜過不去的。」

「遵命。」李存賢鬆了一口氣。

部隊他孃的太難管了。如果在北方作戰再稍稍縱容一下軍紀,根本沒這麼多事,晉兵其實沒那麼跋扈。

但在湖南廝殺,就不一樣了,你還不允許劫掠錢財和玩女人,軍士們怨氣大是肯定的。

其實李存賢也不是很理解。古來王朝,自漢至唐,承平時軍紀可能還維持得不錯,但開國亂世之時,哪個軍紀有這麼嚴的?燒殺搶掠不是家常便飯麼?只要鬧得不過分,根本不會上史書,對君主聲譽也無傷,何必管得那麼死呢?

再說回本朝,飛龍軍軍紀好嗎?各支禁軍也時不時鬧出些「擾民」事件,為此捕殺軍士,影響士氣,有那個必要嗎?

邵承節不會想那些破事。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不在乎。

士氣降低了,我就帶人衝一衝,士氣一下子又起來了。在過往的軍事生涯中,他不止一次玩過這招,身上為此增添了數道傷疤。

真男人就該直面鋒刃,這是很能得到軍中好漢佩服的,為此可以讓他們暫時忽略其他「不愉快」的事情,提高容忍度。

晉兵敢反,他就敢殺,怕個鳥!

橫野軍在城西,邵承節轉過來時,只遠遠看著,沒有進營。

橫野軍的根底很複雜,一開始是雲、蔚等地的晉軍降人,後來摻入了部分易定、成德降人,幽州蕃部更是被抽調了大量精壯—這就是馬殷口中的「燕人」。

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服從程度都要比晉軍差,且遠戍在外很久了,比保寧軍來得還早,原本齊裝滿員的兩萬大軍,經嶽州、潭州多次戰鬥後,只剩下了一萬五千。

軍中甚至有開小差的,也不知道跑哪去了。如果說

有人造反的話他們的可能性最大。

今馬殷投降,對他們應該有一定的震懾作用,再輔以軍賞,可稍稍穩定住了。但邵承節也不確定如果再驅使他們南下邕州,會不會大規模叛亂。

只能先讓他們暫時駐防長沙左近了。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容易造反的部隊更有統戰價值,老實人更吃虧,這個道理即便到了21世紀也是成立的。

只能等過了這陣子,再慢慢收拾他們了。

正月底,各支部隊陸續進抵長沙。一番甄別、罷遣後,得四萬餘人。

邵承節下令以許德勳、姚彥章、歐陽思、楊定真、黃璠等人分統各軍,水陸並進,一部留守湖南,一部匯合五管兵馬,南下平叛。

王審知等人連戰連敗,應該認識到自己的真實水平了,此番南下平叛,當是他戴罪立功的好機會。爵位至今還沒定下來呢,如果還喪師失地,繼續消耗之前攻廣州時攢下的功勞的話,郡公或將不保。想必王審知心中也很鬱悶。直接交了權入朝為官不好嗎?那樣價格就賣在了最高點。要知道,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啊。

但世事如此,他也沒有辦法。

聖人是識貨的,他只看你的價值大不大。王審知在湖南這一連串的戰鬥,讓自己的價值大打折扣,沒有之前那麼表面光鮮了。

在諸部軍馬南下的同時,馬殷及湖南主要軍政官員,也攜妻帶子,北上洛陽面聖。信使則比他們更早把訊息傳了回去······

最新小說: 竇氏孤兒 一手醫,一手殺,王妃誓要臨天下! [FF7]薩菲羅斯月亮星 [娛樂圈]一位愛豆 少年白馬醉春風之棠花朵朵 少年白馬醉春風江若清 七零家屬院我懷了糙漢三個崽 世界破破爛爛,幼崽縫縫補補 二嫁古板老男人 全員修羅場!黑化男主都想佔有我 全球檔案 農門相公是錦鯉 小娘子的貓 帝姬兇殘[宋朝] 快穿:這個炮灰有點彪 我不做賢妻 歌劇魅影歷險記 白衣仙君和龍傲天又爭又搶 穿越八零替嫁後我成了軍官心尖寵 重生以後包子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