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世家,固然有廢物,但也有人才。廢物廢得很徹底,人才則超過一般人才的水平,用起來還是很順手的,比如杜光乂。
邵樹德建立的朝廷,也不至於被這些官員把控朝政,因為大夏是複合制帝國,還有草原利益集團存在,科舉也不會壟斷所有官位,皇帝是有自己人用的,可以與文官打擂臺。
所以,杜氏、蕭氏之類,用就用了,能咋地?
杜氏嘆了口氣,道:「陛下,大兄前些年還好,這兩年心疹漸漸嚴重了起來,發作時動輒罵人,甚至揮杖擊打僕婢、下僚。妾擔心有失朝廷體面。」
「這…………」邵樹德一聽,也有些躊躇。
杜光又以前很正常,這兩年不知道怎麼搞的,或許是太辛勞了,心疹漸漸發作。
邵樹德不知道心疹是什麼,但從症狀來看,有點精神病的意思。
杜光又不發作時一切如常,思維敏捷,處理公務快捷、迅速、準確,但發作起來就要罵人、打人了,
確實有點不像話。
「先幹著吧,實在不行就回家養病。」邵樹德含糊道。
杜氏靠入邵樹德懷中,輕聲問道:「陛下是不是在為西征籌備了?」
「還是女諸葛知我心意。」邵樹德笑道:「過一陣子,二郎就會抵京。最遲明年初,朕幸西京之前,會冊封二郎為太子。」
走出這一步,真的太艱難了。邵樹德考察了許久,到現在才真正下定決心。
曾經有個笑話,太子不能考察太久。在他這種開國皇帝眼裡,太子簡直處處不行,越考察問題越多,越失望,到最後廢太子就成了必然——事實上不僅太子,所有皇子都會如此。
邵二郎至少軍事上還算不錯,政治上也知道選擇能臣幫他治理天下,那就湊合著用吧。
再不行,也比一個擅長治國但軍事上存在短板的太子強。
如果註定要捨棄一樁能力,那隻能捨棄治國理政了,必然選擇武藝軍略,這是時代特點決定的,沒有辦法。
冊封完太子之後,就得仔細挑選留守大臣了。
此番西征他不會再帶陳誠、宋樂二人了。他倆年事已高,還是留在洛陽享清福吧。
政事堂、尚書六部的人事也會進行一番變動,且已經在進行中。
就在七月十二日那天,刑部尚書裝贄、工部侍郎楊涉、禮部尚書裴禹昌年老致仕。
裝贄此人,歷史上也是被朱全忠所殺。當時都快七十了,還被貶為青州司戶,賜死。
裴樞、裴贄,都出身聞喜裴氏,壽命都夠長的。
禮部侍郎封冠卿出任尚書,翰林學士、關西同州人楊注出任禮部侍郎。
早年由蕭選推薦而來的第一批前唐進士、戶部侍郎王彥昌出任刑部尚書。
秦王府長史蕭頃出任工部侍郎。
因裴贄致仕、裴樞病逝,政事堂空出了兩個位置,由禮部尚書封冠卿、兵部尚書王溥遞補。
如此,政事堂七位宰相分別是宋樂、陳誠、趙光逢、蕭蓮、盧嗣業、封冠卿、王溥,整體年齡略微降低了些,但仍然不小。
又以御史中丞李琪出任河西道轉運使。
前李克用幕府行軍司馬盧汝弼出任工部尚書。
侍御史李德休出任刑部侍郎。
李琪、李珽皆為沙州敦煌人。
盧汝弼是前唐進士,幽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