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槍軍軍使楊弘望將牛皮水囊放下,抽出掛在馬鞍一一側的長槍,大聲道:「走!,
一隊接一隊騎軍跟在後面,緩緩出營。
霎時間,草原上萬馬奔騰,戰兵呼喝連天,銀槍閃耀,迅猛出擊。輔兵一人帶著數匹馬兒,默默跟在後邊。
他們的目標是東面的興和縣。
大隊契丹騎兵聚集在那邊,甚至還收到了晉軍李存孝部在附近活動的訊息。
行營判斷契丹人要逃,下令各部不得儲存實力,全軍出擊。銀槍軍作為柔州行營轄下唯一支成建制的正規騎兵部隊,自然要作為先鋒,儘可能多地留下契丹人。
夜涼如水,騎槍如林。
行走了一段時間後,周圍已經出現了三三兩兩的契丹遊騎。但比起往日,其數量已經大為減少了,這進一步佐證了行營的判斷:契丹人要逃,甚至已經逃了一段時間了。
但十幾萬大軍的撤退,又豈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誰先走?誰後走?走哪條路線?戰鬥意志會不會崩潰?太多不可預測的因素了。
銀槍軍沒有管快速聚集在附近的契丹遊騎。直到他們靠近襲擾,才派出了小股人馬上前,將他們驅離,主力部隊依然繼續前進,目標明確。
丑時二刻,楊弘望下令休整。所有人抓緊吃點食水,維持體力。休整完畢之後,所有人換馬,繼續前進。
卯時三刻,全軍又一次下馬。
這次所有人都捨棄了騎乘馬,換上了戰馬。輔兵漸漸落在後面,四千戰兵最後檢查一次騎弓、箭矢,然後向東進發。
天色將明的時候,東邊的地平線上已經出現了契丹騎兵的身影。
很顯然,他們在得到訊息後,立刻聚集了一批人,打算前來截擊。
「殺賊!」楊弘望大吼一聲。
「殺賊!」聲浪此起彼伏響起。
數千騎迎著敵人直衝而上。
箭矢在空中飛舞,雙方陣中不斷有人落馬。
「舉槍!」楊弘望下令道。國
旗號飛舞,軍士們將輕便長槍夾於腋下,瘋狂提速。
契丹人又習慣性地擺開了他們的陣勢:一部分人向南北兩側繞開,試圖從兩翼包抄,一部分人正面迎戰。
楊弘望在百餘親兵的護衛下,猥瑣成團,上百把銀色的長槍一往無前,直衝過去。
迎面而來的是密集的箭矢。
沒有人閃避,銀色的長槍瞬間衝入敵陣,捅進了敵人胸膛,捅進了他們的小腹,捅穿了騎射手的陣型。
楊弘望的長槍卡在敵人的胸部肋骨之間,他直接撒手,取出腰間騎弓,連連發射。
弓弦一響,敵人應弦而倒。
賊騎屍體在地上被拖行了一段後,長槍猛地一鬆,與屍體脫離了接觸。
楊弘望放下騎弓,再度舉起長槍。
親兵跟在身後,連連揮舞旗幟。
銀槍軍計程車卒們快速聚攏過來,緊跟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