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邵神劍答道。
盧懷忠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羅紹威的作用,也就這點了。說句難聽的,他勸降的效果,未必有尹行方、王元武、史仁遇等魏博出身的積年武將好。
一個能力有限的滑頭小輩,在亂世之中浮浮沉沉。不知道怎麼贏的,也不知道怎麼輸的,能活下來安享富貴,已是羅家祖墳冒青煙。
盧懷忠巡視結束之後,便回了大營。
第二天一大早,數千武威軍士卒出營列陣,開始攻拔城外的寨子。
******
梁懷瑾又登上北城,緊緊看著城外的戰鬥。
戰鬥很激烈,夏軍填平了淺淺的壕溝,然後發起了兇猛的攻勢,一波接一波,不給人喘息的機會。
這種不顧傷亡的打法,梁懷瑾不是第一次見了,夏將盧懷忠最好此道。
但每一次觀戰,都會產生新的震撼。
戰鬥意志稍微薄弱一點的守軍,即便有著營壘屏護,也有很大可能抵擋不住,棄營而逃。
夏人玩的就是搏命的把戲。雙方怒目圓瞪,都不把自己的命當回事,你捅我一槍,我***一刀,看誰先堅持不住。
比的是承受傷亡的能力!
梁懷瑾嘆息一聲。夏賊的武威軍打出名聲了,他們現在已經不必真的從頭到尾保持高強度的攻勢,往往攻一陣之後,守軍就會害怕。因為他們知道
,武威軍不會放棄,哪怕潰個幾次,重整之後還會衝上來。
營寨內升起了求援的旗幟。
梁懷瑾臉色一正,道:“傳我令,平難都、六雄軍集結出城。諸鎮軍,挑選五千精兵,亦跟著出城。”
眾人面色猶豫。
有人開始交頭接耳,嗡嗡聲不斷。還有人齊齊發出譁然的聲音,顯然很意外。
梁懷瑾心中一緊,不過面色平靜,夷然無懼地看著眾人,道:“在城外奮戰的是爾等袍澤。往日稱兄道弟,言笑晏晏,這會便見死不救了?”
衙兵們被他一說,臉上有些羞愧嗡嗡聲停止了。所有人都看著梁懷瑾,等他繼續說。
“寨子與城池互為犄角之勢。寨子一破,賊眾便可從容填平城隍,攻至城下。亦可掘壕數重,死死圍困住咱們。”梁懷瑾繼續說道:“你等既拜我為節度使,我的第一道帥令,便要違逆麼?”
“不敢,不敢。”衙兵們紛紛應道。
戰場之上,軍令如山。若這時候還裹挾、反對乃至殺戮上官,那魏博不可能打贏任何一次戰爭。蓋因即便大勝之戰,也一定有傷亡較重的營伍,他們承受了最大的傷亡,只為友鄰部伍創造機會。
野戰廝殺之時,以偃月陣為例,人人都不想在中軍佈陣,而想到相對輕鬆的兩翼去。這個時候,可不就需要服從命令了麼?
梁懷瑾下令出戰,衙兵們也找不出反對的理由。
“賊軍遠道而來,是為疲軍,我等以逸待勞,還有營寨守軍相助,可謂表裡相攻。有此二利,擊之勿疑也。”梁懷瑾下令道:“擊鼓!聚兵!出城列雁行陣!”
“謹遵大帥之命。”諸將、軍校紛紛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