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怠慢,令人至隰州西南的常安塬下寨,多布旌旗,以為疑兵,讓夏人短時間內摸不清頭腦。
同時將城內物資趁夜運走,免得撤退時拖累速度。
二十四日的橫城鎮又是一天激戰,通往隰州的大道之上,已經有三三兩兩的晉兵北逃——多為慈隰鄉勇。
“軍使,該撤了。”幕僚們神色焦急,不住地勸道。
“突陣軍何在?”石紹雍問道。
“有夏賊繞道山間小路,突陣軍去堵截了。”幕僚回道。
“媽的,四處漏風的防線。”石紹雍罵了一句。
罵完後,眉頭又皺了起來。
他不是不勇猛,不是不敢打,但匡霸、飛騰、銀胡簶、萬勝等軍完蛋之後,大軍士氣受挫,康都頭都不想打了,留下他們斷後,消磨夏軍銳氣,寄希望反敗為勝。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也很為難。
帳前軍一旦損失殆盡,怎麼補兵?會不會賦閒回家?這是個問題。
“神捷軍怎麼辦?”石紹雍突然問道。
橫城鎮就不該守,或者守也得有個嚴密點的體系。夏軍從西南方向繞道,直奔隰州而來,這已經到了橫城鎮後方,當初馬鬥關是誰主張輕易放棄的?呃,好像是康君立。
罷了,罷了,事已至此,沒什麼好說的了。
“軍使,神捷軍怕是沒辦法了。”幕僚誠實地答道:“他們被粘住了,想退沒那麼簡單。但咱們還有機會,管不了那麼多了。晉王帳下那麼多兵馬,早年叱吒風雲的部隊,而今還剩幾支?”
大順元年,晉王在晉陽閱兵,當時參與校閱的有義兒、左營、右營、決勝、橫衝、突陣、親騎、突騎、飛騎、五院、雄威、廳直、萬勝、匡霸、馬前直等十餘支部隊。
十年過去了,這些軍隊起碼有一半沒了。不是消耗掉了,而是被改編成了別的部伍。
想當年,左營、右營、廳直、馬前直可都是響噹噹的一線主力,如今是帳前、拱衛、匡衛、保衛等軍挑大樑。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每一次改編,都有人上有人下,大家都看在眼裡。
“唉,想好好打仗都不行。”石紹雍唏噓不已,神色看起來非常感傷。
幕僚微微低頭,靜等主公做決定。
“遣人沿路多佈疑陣,多張旌旗,多設戰鼓。”石紹雍做出了決定,斷然道:“神捷軍一旦潰退,這些疑兵如果能起作用,多少能挽回一些敗兵。另者,讓突陣軍別急著跑,至石樓縣南的山谷中設伏,多少阻遏一下敵軍。”
慈隰地形這麼複雜,不設伏可惜了。即便不成功,也能延緩追兵的腳步,讓他們停頓下來,花費時間清理兩側的山塬或密林,這就能起很大作用了。
“軍使已經仁至義盡了。”幕僚一聽,立刻讚道。
二十五日一大早,帳前軍並慈隰鄉勇六千餘人倉皇北顧,一路往石樓方向竄去。
當天下午,堅守了三天的橫城鎮告破,晉兵潰不成軍,黑壓壓地向北湧去。
經略軍又是充當先鋒,追擊不休。
第二日巳時,他們攻佔了幾乎空無一人的隰州城。
打仗打的就是一口氣,此時局勢那麼好,自然要追殺到底了。
而正當他們休息完畢,想繼續北上之時,盧懷忠卻以經略軍苦戰疲憊為由,勒令停兵,同時讓效節軍右廂兩千餘人充當先鋒,向北追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