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有些驚慌,臉色發白。
朱友文也懶得安慰妻子了,穿戴完畢之後,又披上了甲,在親兵的護衛下出了府。
“前面可是留守?”侍衛都指揮使張朗遠遠問道。
“正是!”朱友文朗聲答道:“兵馬可曾召集完畢?”
“都在此間了。”張朗指了指身後大片舉著火把計程車卒,道:“閒話勿說,平亂要緊。”
朱友文也不廢話,帶著親兵就出了內城。
臨走之前,他安排弟弟朱友珪鎮守內城。
朱友珪十四歲,今年剛剛成親,不算是小孩子了。由他領著剩下的幾百名侍衛守內城,也是沒辦法之中的辦法。
德勝軍的駐地人喊馬嘶,一片混亂。
他們有五百餘騎,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如果要鎮壓亂兵,少不得他們的幫助。
“賀將軍,人馬可已齊備?”朱友文上來便問道。
賀德倫臉色陰晴不定,不過還是很快答道:“將士們刀槍、馬具齊備,可隨時出擊。”
“好!速速隨我出發。”朱友文喜道。
他身邊有百餘親兵,還有張朗帶來的一千五百人,如果再加上賀德倫的德勝軍,兩千多步騎,已經足以平亂了——叛亂初起,未必有多少人跟隨,這時候動作要快。
大軍朝著城南的尉氏門方向進發,那裡是廣勝軍主力駐地。
不料才走出了區區百餘步,兩側房屋之上一陣箭雨襲來,走在最前面的侍衛都將士紛紛倒地。
朱友文破口大罵,一邊找地方躲避,一邊暗暗心驚。
城內局勢亂到什麼地步了?怎麼會有軍士四處走動的,都沒人阻止嗎?
“前面是何人?留守在此,還不放下器械,束手請罪?”在朱友文的示意下,一名親兵硬著頭皮大喊道。
“嗖!”一箭射來,親兵仰面倒地。
後面的街道之上又傳來了猛烈的喊殺聲,聽聲音似乎有上千軍士一起攻來。
竟然是前後夾擊!
張朗一把扯過朱友文,讓他避過了致命的一箭。
“留後,前面未必有多少亂兵。咱們併力衝殺,或可衝過去,抵達尉氏門。”張朗焦急地喊道。
事到臨頭,朱友文也豁出去了,道:“殺!”
兩千多人不再管房樑上的弓手騷擾,直往前衝。
身後的喊殺聲越來越近,不少跑得慢計程車兵乾脆不跑了,返身與追兵廝殺。
追過來的是天興軍的一部分,由華溫琪的侄子親自率領,奮勇衝殺,酣戰不休——自成軍以來,他們還沒這麼勇猛過,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
斷後的三百餘人很快被剿殺乾淨。天興軍士卒毫不停頓,尾隨追擊。
至於華溫琪本人,則與胡真去了城東的曹門,這會正在攻打守門軍士。
鄭門、梁門、曹門,邵樹德怕是也沒想到,一晚上竟然有這麼多人給他開門。人的求生欲實在太強了,朱梁勢力也確實山窮水盡了。
******
“城外何人?”內城城頭,朱友珪壯著膽子,探頭問道。
他不住地給自己打氣。十四歲了,已經成家立業,也到了上陣搏殺的年紀。好男兒就該建功立業,馬革裹屍而還。
不能怕,千萬不能怕,免得被將士們輕視!
“神捷軍、天興軍都反了,我等被殺散,不知所歸,請讓我等入城。”有軍士在外面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