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拓跋部上下皆言大帥才是頭人。”陳誠提醒道。
這……
好好一個大唐郡王,怎麼混成部落酋長了?也罷,節度使當得,兀卒自然也當得。
而當了可汗、兀卒、贊普什麼的,沒有直屬部落,像話麼?
拓跋部,這幾年多有關照,在岷州戍邊時又吞併了不少吐蕃、羌人小族,丁口已接近三萬,不是什麼小部落了。
還有個以渭、岷二州吐蕃降人為主的部落,大概還有兩萬餘人,在賀蘭山下放牧。人數是不少,但丁口不多,畢竟曾經以老弱為主。
這個部落,理論上也是邵樹德的直屬部落。
“賀蘭山部,如今是個什麼情況?”邵樹德問道。
“回大帥,理蕃院野利主事曾經提過,該部大概有兩萬四千餘人,成丁不過兩千。近兩年倒是出生了不少新丁,然皆未長成。該部,自稱邵家部。降順過來時,部落頭人被一掃而空,如今以軍法管著,大大小小管事者皆冒姓邵。”陳誠回到。
邵樹德:“……”
這是以贊普的奴部自居了,期望獲得更好的待遇。
“拓跋部,就在伏俟城一帶放牧。”
“白家部,到樹墩城一帶放牧。”
這兩個牧區,一個位於青海湖西岸,一個在東南岸。兩座城池,都當過吐谷渾的都城,草場自然是不差的。
將這兩個肥美草場分給拓跋、白家,體現了邵樹德深入掌控青海湖地區的雄心。
“邵……邵家部,去涼州六穀吐蕃舊地放牧,將賀蘭山下的地騰出來。”
涼州以南的六個山谷,河流縱橫,水草豐美,宜牧宜耕,更兼控制著蘭、涼二州之間的通衢大道,位置其實十分關鍵。把邵家部遷過去,控制住這個地方,休養生息個十來年,待其實力恢復之後,便可以高屋建瓴之勢俯瞰蘭、涼二州。
“另外,大發靈州河西党項之梁家部、羅家部、楊家部,無論老幼,悉數徵發,前來青唐。先讓他們的頭人快馬加鞭,趕來見我。”邵樹德又吩咐道。
“大帥,三部加起來有約四萬眾,如何安置草場?”
這三部,基本都是胡化漢人,一如當年的會州白家。這幾年大力去胡化,但生活方式擺在那裡,不可能完全與漢人一樣。
“邈川部頭人昨日才來降,不夠恭順。過兩日,某便集結大軍,問問邈川部頭人,願不願意去靈州放牧,他應是願意的。”邵樹德冷笑道:“邈川部的草場,給梁氏。”
“梁氏這是佔了大便宜了!”陳誠心中暗想:“邈川部是四五萬人的大部落,湟水流域幾乎是他們一家說了算。梁氏佔據這些草場後,好生經營,數十年之後,便是青唐大族。梁氏家主有個小女兒,一直在大帥身邊服侍,比一般侍女更受大帥喜愛,應有這方面原因。”
“楊家部,到星宿海、安人軍一帶放牧。之前被征討了幾個小部落,草場空出來了,便給楊氏。”
“威戎軍、魚海軍一線亦有空出來的草場,給羅氏。”
一通猛如虎的操作後,邵樹德終於止住了下令。
各部大遷徙,頗有後世慈父的風範,就是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亂子。不過如今身邊猛將如雲、雄獅數萬,只要那些部落一開始不鬧,去了新的地方後,也沒必要再鬧了。
“明日就率軍南下,某要巡視寧邊軍、積石軍。”
七月十三日,邵樹德留歸義軍四千五百步卒守青唐城,自領蕃漢兵馬五萬餘人南下。同時傳令給經略軍關開閏部,令其渡河南下,繞道至積石軍。
數萬大軍南下,吐蕃諸部又分裂得很,自然嚇得魂不附體。如果不想走,自然只有獻上貢賦,表示恭順。
牛羊馬匹,邵大帥已經收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