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樹德早年就掃平了河隴,安定了當地秩序。
如今二十年過去了,經河隴的西域商人漸漸多了起來。尤其是青唐—秦州這條線,走的人越來越多,有望一步步恢復至前唐時的盛景。
“讓康奴子進來吧。”邵樹德放下地圖,吩咐道。
******
“沙州王人康奴子拜見陛下。”與李珣類似,一位高鼻深目的蕃人走了進來,大禮參拜。
“賜坐。”邵樹德伸了伸手。
“謝陛下。”康奴子也不矯情,直接坐下。
“聽聞你是康佛金的侄孫,還當過軍將?”邵樹德問道。
“當過。早年習文,後來投軍,這會經商。”康奴子回道。
唐、夏之交,蕃兵蕃將早就讓人習以為常了。甚至在唐宣宗、唐武宗那會,創造了幾個宰相皆是蕃人的奇蹟。
“唐自大中至鹹通白中令入拜相,次畢相鹹,曹相確,羅相劭權,使相也,繼升巖廊,崔相慎猷曰:‘可以歸矣,近日中書盡是蕃人’。”——這位白中令就是白敏中,白居易的堂弟。崔慎猷認為他與中唐名將白孝德一樣出身龜茲白氏,是蕃人。
“可懂粟特語?”邵樹德又問道。
“懂。”
“這份地圖你給朕譯一譯。”邵樹德揮了揮手,自有宮人將地圖遞過去。
康奴子接過一看,心中瞭然,道:“陛下,此為商路圖,上書多個邦國。自西向東依次為拂菻、苦國、波斯、安國(布哈拉)、吐火羅、石國(塔什干)、粟特(阿姆河、錫爾河之間)、拔汗那、朅盤陀(塔什庫爾幹)、佉沙(喀什葛爾)、于闐(和田)、龜茲(庫車)、焉耆、高昌、薩毗(阿爾金山一帶)、吐蕃、吐渾、彌藥(党項地界)、薄骨律(靈州)等。”
邵樹德聽得很仔細,然後又一一詢問,並與自己的地理知識相對照,大概弄清楚了。
拂菻不用問他也知道,是指拜占庭。
苦國其實是敘利亞。
吐火羅在今阿富汗北部。
安國、石國、粟特等都是唐時的昭武九姓,大概在烏茲比克斯坦、阿富汗一帶。
剩下的都在後世中國境內了,他大概還是清楚的。
這份地圖,真的很不容易。邵樹德沒發現什麼明顯的錯誤,可見繪圖之人還是費了一番心思的。
與此同時,他也對昭武九姓這個群體非常好奇。
他們太他媽能跑了!幾乎散佈在整個大唐境內,連嶺南都有他們的聚居區。如果說阿拉伯人是從海上來做生意的話,粟特人就是從陸地上四處跑。他們甚至連契丹、渤海、新羅都去,也不知道哪來那麼大的熱情。
當然,粟特人主要還是分佈於大唐境內,並且深度參與地方政治、軍事、商業乃至文化事業,數量極為龐大。
“朕聞有很多商人走草原,前往韃靼、契丹、渤海、新羅貿易,可能攔下他們?”邵樹德問道。
】
“這……陛下遣兵掃蕩韃靼即可。”康奴子說道。
“罷了。朕還不如多多經營磧南草原,把商隊全部吸引過來。”邵樹德笑了笑,又問道:“你願不願意加入內務府?”
康奴子稍稍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應道:“某唯聽聖命而已。”
“好!”邵樹德喜道:“朕賜你七品內務府主簿之職,儘快組建一支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