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他們現在也是懵逼的。
梁懷瑾帶走了大部分將官,一把送在城外了,這會城內上上下下沒有任何主意,不知道該幹什麼。
放潰兵入城是萬萬不能的,哪怕城外喊聲連天,但就是沒有軍官下達命令————更準確地說,現在沒人做主,既沒人下令堅守,也沒人下令投降,從上到下處於失能狀態。
畢竟這一場大敗,實在太讓人震撼了,從各方面而言都是如此。
安休休判斷城內守軍已毫無鬥志,甚至處於混亂之中,應該不是虛言。
換好馬匹、武器之後,安休休再度縱橫馳騁,大砍大殺。
直到半個時辰之後,所有抵抗都被粉碎了。
橫七豎八的屍體散落一地,鵪鶉似的的俘虜瑟瑟發抖。輔兵們開始出來清理戰場,將馬匹收攏、器械撿走,屍體統一堆疊起來,一會挖坑埋掉。
城外營壘內還有兩千餘守軍,這會也投降了。
他們別無選擇。
不可能有第二波援軍出城救援了,如果不想被圍困到死,投降是最好的選擇。
盧懷忠也在親兵的簇擁下抵達了戰場。
他遙望著高大巍峨的城牆,道:“本還在發愁,到底要死傷多少人命才能攻下這座城池。現在倒好,梁懷瑾一投,省了太多事了。”
旋又想起還在館陶與史仁遇磨嘴皮子的羅紹威,無聲地嘆了口氣。
有的人就是這樣,機會給了他,卻沒法把握。易地而處,他有比羅紹威更好的辦法處理當前局面,還不止一種。
“韓遜!”盧懷忠喊道。
“末將在。”
“領兵攻城,不要予敵喘息之機。”
“遵命。”
計劃趕不上變化。攻城器械尚未打製完畢,軍士們又剛剛經歷大戰,體力有所虧欠。但眼下這個局面,不趁機攻打就太可惜了。若讓守軍從混亂的狀態中反應過來,又不知道要花費多長時間,死傷多少人命。
鼓聲隆隆。
韓遜帶著三千多步卒,扛著簡易木梯,一往無前地衝了上去。
******
城內其實還是有不少守軍的。
衙兵決勝都一千六百餘人、山河軍四千餘,外加臨時徵集的土團鄉夫逾萬,兵力是足夠的,器械、糧草也是充足的,至少維持半年以上的消耗不成問題。而魏州城牆又在樂彥禎、羅弘信時代經歷過大規模修繕,十分堅固,城防設施也很完備,夏軍不丟個幾萬條人命,休養拿下來。
但那是正常情況下,如今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城外的失敗極大刺激了守軍。在一開始的失聲與茫然之後,他們陷入了狂亂之中。
不知道誰最先帶的頭,或許是某個暴躁的衙兵,在他的招呼下,大群人衝下了城頭,直奔梁懷瑾的府邸而去。
梁府家僕還沒弄清楚情況,直接被暴怒的軍士殺了個七零八落。
武夫們衝進了院子,逢人便殺,見人就砍。往日裡鳥語花樣的梁府,頃刻間變成了血泊地獄。
與之下場相仿的還有王元武、尹行方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