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長告辭之後,李香兒一家卻是已經為王小明做好了飯菜,王小明雖然肚子不餓,不過也是在這裡吃了兩碗米飯,畢竟盛情難卻。
說起來,自從王小明到了這裡之後,全村的生活都是獲得極大的改善,尤其是李香兒一家,李香兒是王小明在這裡認識的第一個人,所以對其特別照顧,不僅給了銀錢,還送了不少糧食過來,所以李香兒家裡才能吃得上白米飯。
要是換成之前的時候,白米飯可是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的好東西。
吃過飽飯,王小明告別李香兒一家返回海島。
這座海島名叫雙角島,因為海島上有兩座高聳的山峰,就好像海怪頭上的雙角,所以才會有雙角島的名字。
王小明不在時候,雙角島的建設也是沒有絲毫落下。
王小明在離開之前已經留下了改造雙角島的方略,只需要按照這些方略進行修改就可以了。
雙角島地理優勢非常明顯,易守難攻,要是好好改造,絕對是一處天險。
王小明根據雙角島的特殊地形,定製了改造雙角島的方法。
首先是在雙角島上的制高點建立瞭望塔,雖然之前也有瞭望塔,但是還不夠完善,不能顧全海島周圍的情況。
經過改造之後,站立在瞭望塔上就可以看清海島四周的情況,不管對方的船隻是從哪一個方向靠近雙角島都會被第一時間被發現。
除了瞭望塔之外,在雙角島上還修建炮臺,這一次的炮臺可就不一樣了,除了對外的炮臺還有對內攻擊的炮臺,這樣一來。就算對方攻上了海島,海島上的炮臺也是可以攻擊之下入侵者的。
面對海島上的炮臺畢竟只是最後的防禦手段,最好的防禦方法,還是對外的炮臺。
炮臺修建並不難,真正難的地方還是在大炮上。
原先的那些大炮已經全部被拉了下來,王小明不會再使用這些大炮的,他要自己建造更強的大炮。
在這些大炮被建造出來之前,現在的炮臺還只能起到警戒的作用。
目前炮臺也只是在修建之中,還沒有修建完成。
王小明的回來,還是讓雙角島上眾人欣喜無比。
回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吳江找來,囑咐一番之後,就讓吳江帶著人手上岸去了。
以後吳江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岸上經營買賣生意,為雙角島的發展提供便利。
把吳江打發走之後,王小明又把島上的工匠頭子趙大錘叫了過來。
趙大錘四十來歲,乃是工匠世家出身,祖祖輩輩都是做的打鐵的營生,工匠在大周的地位可是非常低下的,趙大錘手藝精湛卻還養不活自己的家人,眼看著家人受苦,趙大錘就帶著家人從官方的作坊逃了出來,只是運氣不好,輾轉之下還是被海盜抓住,最後流落雙角島,為之前的那些海盜打造兵器。
王小明在考察過雙角島上的工匠之後,把趙大錘提拔起來,成為工匠總管,專門用來管理工匠的事務。
面對王小明這名海盜頭子,雖然知道王小明平易近人,不過趙大錘還是有種戰戰剋剋大氣也不敢出的感覺。
王小明也不去安慰什麼,來日方長,以後慢慢的對方總會習慣的。
王小明就問了雙角島上鍛造廠的建設情況。
趙大錘一一說了,事無鉅細不敢有絲毫隱瞞。
整個雙角島,王小明最看重的,實際上就是這座鍛造廠了,這座鍛造廠的優劣,將會直接關係到士兵的武器和戰船的建造,自然也就成為重中之重。
士兵可以慢慢訓練,可是武器卻沒有地方去慢慢弄的。
好的武器還是隻能自己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