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三樹老人,當初在羽化跟陳原鬥法時,曾放出天山雌雄灰蛙,最終兩人鬥法達到了龍虎級數,出眾人預料,把三樹老人那一頭號稱能夠避死延生的灰蛙,燒得熟透,骨肉脫離,最終成了爛泥。對此,三樹老人頗為惱怒,只是礙於羽化真君的名聲,不敢動怒,免得招災,後來在成就龍虎後,羽化真君也已銷聲匿跡,他卻經常把這事掛在嘴邊,常有惱怒。
再如那邊,一個叫做劉文的修道人,面貌蒼老,垂垂老矣,有八寸真氣,當年就在這鶴雲樓之外,言語辱及羽化道人,後來送出了一件喚作雲嶺骨的物事,才算消了恩怨。
何浪仔細想來,自己也是在這鶴雲樓,跟羽化道人結了怨。如今數十年過去,對方已是仙家,面貌仍如少年,宛如不曾改變,而自身僥倖初成地煞,面貌也已過中年。
至於那邊,一箇中年書生,手執摺扇,風度翩翩,據傳已是地煞巔峰,正嘗試修成天罡。他名為徐亮,昔年人傑榜上,在二十名內,那時也是鶴雲樓內,徐亮意氣風,而羽化僅是一個無名小卒。
何浪悵然嘆了一聲。
當初也是鶴雲樓,也是宴席,然而那一場過後,商羊谷少主被羽化所殺,自身受師尊嚴懲,貶去天山那遙遠雪域,歷經艱險,至於徐亮,也因羽化而受挫,多年頹喪,至今心中仍有難以抹去的黯然之意。
至於另一邊,則是郭浩,也是個地煞級數的人物,算是個散人修道者,其師父早死,他自行摸索,修為也算不錯,如今亦是有些名聲。
而這郭浩常念在口中的,便是當初羽化真君登天尊山斬殺蓋矣神尊之前,曾與他相談甚歡,幾乎引為至交,若不是羽化真君忙於要斬殺蓋矣神尊,或許便已當場焚香告天,作了結義兄弟。而後來羽化真君斬殺蓋矣神尊後,場面混亂,兩人自此失去聯絡,為此,郭浩也頗為唏噓,引為此生之大憾。
何浪查過他,覺這郭浩所言,大多不實,但不可否認,他憑藉著跟羽化真君當年說過幾句話,被他經此吹噓一番,倒是掙了不少名聲,結交了不少天罡級數的修道人,也算散人修道者之中,混得風生水起的一人。
而在角落那邊,有個罡煞圓滿的老漢,身材頗為壯碩,大口飲酒,言語豪爽。
這老漢名為金廣木,當年也曾去招惹過羽化真君,後來被蠱蟲威脅,被洗劫個一身精光,後來回了山,十多年不曾離山,羞於見人,直到聽聞羽化死於應皇山,才重新踏足世間。
據說因為那一次,有個跟他一起被洗劫的年輕人,頗有同病相憐之狀,後來也跟隨他修行,反而被金廣木的師兄看中。
如今金廣木還在,其師兄壽盡而死,至於當初那個年輕人,拜入了他師兄門下,反而修煉有成,如今移爐換鼎,復返先天,據傳已在閉關,嘗試伏虎。
何浪嘆了一聲,心道:“倒是大多數跟羽化有關,只不過……他們都不知羽化從上界歸來。甚至……那位羽化仙君,已經忘記了這些人罷。”
他心中添了一句:“包括我在內。”
……
秦先羽身在鶴雲樓外,與柳若音在街道上閒行。
秦先羽本想攜柳若音赴宴,只不過柳若音不喜繁華,而秦先羽看過一眼,幾乎也無熟人,便就作罷。
當年舊事,點點滴滴,許多微不足道之事,不足以掛齒,幾乎都不曾在意,因而他也不知,這樓中大多數修道人,都曾與他有過交集。
秦先羽和柳若音走在街上,看著俗世繁華。
珍奇異物,滿目琳琅。
熙熙攘攘,吵吵鬧鬧。
正當這時,忽有一個古樸沉重的聲音,傳入耳中:“入京至此,也該來見本尊了罷?”
秦先羽偏頭看去,柳若音並未聽見這聲音,只紅著臉,與他攜手,走在街道上,眉目含笑,滿是歡快。
秦先羽也不禁有些歡喜,露出少許笑意,傳音過去。
“不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