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六章 論法 (第2/2頁)

而秦先羽對於佛門並不陌生,甚至在腦海中便記下了一本佛經,於是他便能借此破綻,將之點破,猶若俗世兵書中所記載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那年輕和尚長長撥出一口濁氣,他彎腰拾起佛珠,戴在脖頸上,雙手合十,低頭道:“古語有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得施主當頭棒喝,迷途知返,從歧路歸來,實為大喜。”

秦先羽淡淡說道:“正途還是歧路,都是路途,誰辨正邪?你又執著了。”

年輕和尚苦笑一聲,不再言語,雙手合十,躬身一禮,然後返身退走。

秦先羽默然不語。

元帆在旁看得沉默無言,他恍惚間覺得,適才開口說話的小師叔祖,雖然身著道門羽士的打扮,可比起那個年輕和尚,卻更像是西土佛宗的正統佛陀。

良久,元帆才怔怔道:“他這便走了?”

秦先羽點頭說道:“他既然得悟,如何不走?莫非還想再與我鬥?”

元帆沉默不語。

燕地對敵,從來簡單,並無多少複雜的意味,從來便是面對著萬般阻礙,無窮秘法,我都一劍過去,轟轟烈烈,鋒芒畢露,盡數斬滅。

一劍斬盡萬般法!

但他從未想過,自身一劍不出,便已令人敗走。

傳聞三重地境以上的劍仙,目光如實劍,可斬殺大敵,但也莫過於此罷?

秦先羽說道:“佛門講究六根清淨,以心性為重,可當他因為傳言,而來到了這裡,便代表他有爭強好勝之心,心性不淨,這便是有了破綻。”

“我點明他心中的破綻,點破他佛法中的缺陷,因而他便對自身佛法有了質疑,於是一身佛法神通,憑空降了七成,只剩三成本領,我只隨意劍便能殺他,還如何繼續鬥得下去?”

秦先羽看向元帆,說道:“便只是這般簡單。”

元帆默然道:“佛法竟然只是心境可破?”

“佛門中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說法,便是說只要心有領悟,即可成佛。同樣也有走火入魔,沉淪地獄的記載。對於佛門而言,重心性,次而根骨,因而心性最重。所謂佛法造詣,幾乎就是指心中所悟。”秦先羽說道:“但我點破了他的破綻,那麼他心中混亂,質疑自身佛法,那麼佛法便會混亂,只剩三成本領。”

元帆苦笑道:“倘如是我,也只得持劍與他爭鬥,斷然不會說這麼多的道理。”

秦先羽微微笑道:“接下來的爭鬥,似乎太多,所以能夠不鬥,那便不鬥。但是佛門之人前來,便都不必再鬥了。”

元帆說道:“都能用言語使他們敗走,不必使出一招半式?”

秦先羽說道:“你說得是,但佛門之人,想必不會遭遇太多。”

元帆目光露出許多疑惑之色。

佛門傳揚最廣,西天極樂淨土所在的西土自然不消說,而此外,不論是東海,還是蠻荒大地,或是北部苦寒之地,都有信奉佛門。甚至連中土九州,雖然有仙宗把持上界,但下界塵世,也不乏佛門傳承。

佛門傳承最廣,因此門中徒眾最多。

但凡有佛子修成金身,不論身在天地間哪一處,都能受到西天極樂淨土的接引,破碎虛空,升至佛界,入西天極樂淨土。所以佛門百歲以下的金身羅漢,亦是不少。

但為何小師叔祖會說不會遭遇太多佛門弟子?

“佛門弟子重心性,適才那個和尚心性有些破綻,所以能夠被我用言語敗去。可佛門注重心性,類似他這一類的弟子,其實是較少的,所以不會遭遇太多佛宗的金身之輩。”

秦先羽看出他有疑惑,說道:“真正修煉有成的佛門弟子,大多心性平和,六根清淨,不再有雜念,自然也不會為了虛名來爭強好勝。當然,懷有這類心性的佛門弟子,其實也不再注重佛門神通的高低,只是注重佛理禪念,佛法的造詣,乃是真正的修佛之人,就如同道德仙宗內那些專於修道,不涉神通道術的修道人。”

元帆似懂非懂,微微點頭。(未完待續。

ps: 一直苦惱兩章是不是要合在一起,所以乾脆寫完之後再來考慮分章的問題……唔,兩章先後更新,這是第二章。

最新小說: 唐墟 洪荒:我家後院養龍鳳 我成為喬峰 修真博士 混沌大至尊 東牙 罪年華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洪荒:祖龍崛起 制霸山海經 重生豬八戒,開局拒絕了觀世音 穿越之仁義無雙 龍吟山河圖 冠世訣 純純女上司 慈母之心[綜] 江湖神俠 他走在人間 重生都市之輪迴仙帝 快穿之撿到一隻看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