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重山觀看良久,秦先羽自知破不去第三重霧障,因此也不去嘗試,繞了一圈,便即退回。
在第二重山,秦先羽運氣不差,見到了一頭藏在地穴裡的蛟龍,以及一頭渾身火紅,似乎能夠冒火的大日炎虎。
秦先羽曾在淮水之旁,見到妖蛇化蛟,但這次在龍虎山見到的蛟龍,則又不同。
淮水邊上的那頭蛟龍,是由蛇化蛟,由天罡級數的氣息,突破至龍虎境界,其形象亦有不同,當時秦先羽看得明白,那蛟龍頭頂有個肉包,探出半寸尖角,只生出前半身的一雙蛟爪,蛟爪僅有兩指。
而龍虎山的這頭蛟龍,有四肢,各生四根爪指,而頭頂有兩根尖角,一寸高,色如青玉。
秦先羽略有恍然,又想起那些由蛇化蛟的蛟龍,以及天生的蛟龍之種,或許又有不同。
這般想來,體內蒼龍便又不受多少拘束,形態又有幾分變化。
“聽這小道士說,龍虎山藏有一頭真龍,一頭白虎,可惜無緣得見,不知觀禮那日,是否有幸得見?”
秦先羽走到山下,朝著捧書道童略一點頭,隨即下山。
傳聞真龍多是堪比地仙的級數,而龍虎山的這一頭真龍屬於幼龍,以修道人境界划算。約是伏虎的修為。
據小道士講。龍虎山這頭幼龍的父母雙親。俱是地仙級數的真龍,其血脈非凡,屬於血脈上等的龍族,待成年之後,就能比得上龍虎巔峰的真人,若要修成地仙,則要靠它自身努力,好生修煉。或許能成。
而那頭白虎也是非凡,乃是上界天虎的直系血裔,其血脈氣息之盛,亦是可比龍虎真人。
“一頭真龍,一頭白虎,俱是血脈非凡,其父母都是地仙級數,不知張天師如何獲得這一龍一虎?”
秦先羽一邊走來,越是想,便越是驚駭。心想道:“這滿山奇禽異獸,都是珍稀之種。尤其是諸般龍種,無數虎類,更是難得。這座龍虎山,簡直是一座寶山,不說龍虎山的天師及門下弟子如何,僅憑這些龍種虎類,都要勝過任何強大門派。”
觀看龍虎,對於真人級數的修道人而言,有莫大益處,張天師能夠守住這座寶山,不知真正道行是何等高深?
……
下山來,此刻似乎時辰到了,許多龍虎真人都已停了練功,在山脈四周行走,若有熟識者,略作交談。
當秦先羽從山上下來時,場面便寂靜了許多。
羽化真君?言分道人?
天尊山上斬神尊。
名傳聖朝兩岸,劍嘯淮水六府。
在這等赫赫聲名之下,又有流言稱,這位羽化真君,當日才僅伏虎,尚未降龍,如今雖已降龍伏虎,卻是自損根基,從此難以修補,難有進境,其本身尚未至龍虎交匯。
在眾人心裡,對此只有一個想法: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但此刻,他從霧障之中下來,可以看出身上並無破開霧障的信物,乃是憑藉自身之力在霧障之中通行。
憑自身本領破開霧障,便是龍虎交匯的級數。
不管他破開多少重霧障,至少證明他有龍虎交匯的級數,落在眾人眼裡,便都升起一個想法:流言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