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蘇城笑了出來,拍拍面前堆的像是廢報紙一樣的債券,道:“為了這個判斷,我可已經賭上了1.5億美元。”
阿利耶夫笑出了聲,道:“一年以後,您一定會為自己的判斷而自豪的。我們都是。”
蘇城微笑道:“您也會為自己的選擇而高興的。”
阿利耶夫本沒有什麼選擇,但聽蘇城這樣說。還是覺得很舒服,主動問道:“你覺得,我們該怎麼做?怎麼去花這筆錢?”
他本不用徵詢蘇城的意見的,蘇城只是投資者,就像是股東一樣。除了給錢和等回報,不必參與到真實的決策中來。
而且,蘇城有點太年輕了。
可這一次,蘇城的雪中送炭,特別是他不畏險途,親自而來的豪情,打動了阿利耶夫。
在這個石油國家。外國支持者總是絡繹不絕,但像是蘇城這樣以身犯險的資本家是越來越少了。
大部分時間,都是副手,副手的副手。副手的副手的副手們在亞塞拜然人面前晃悠。
蘇城微微振奮,仔細想了想,終究沒有直接給出建議,而是道:“我給你說兩個人吧。都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人物,一個是袁世凱。一個是蔣介石……袁世凱和你的處境很像,他是老官僚出身,曾經手握權柄,被上一代政府下野以後,他並不切斷與舊部的聯絡,相反,每當有舊部來訪的時候,他毫不吝嗇的給錢……蔣介石是從偏居一隅的角落起步,一手大棒一手甜棗的走上全國舞臺的。他的做法說白了很簡單,就是遞鈔票,你有一個師的編制,我一個月就給你100萬,你有兩個師的編制,我一個月就給你200萬,比你自己盤踞地方賺的都多,於是,你就會願意放棄地方的控制權,只是拿著錢養自己的兵。不放棄也不行,你不放棄,隔壁的軍閥為了得到更多的編制,就會滅掉你。但是,當你習慣了這種方式以後,你再想脫離蔣介石獨立就很困難了……”
他說的這麼淺顯,阿利耶夫自然不會不明白,他摸著自己軟綿綿的下巴,思索道:“亞塞拜然的軍隊派系很多,如果用這種送錢的辦法,5000萬美元很快就會用完了。再者,埃利奇別伊畢竟是中央政府的首腦……”
“埃利奇別伊肯定會下臺的。不是被政治推翻,就是被武力推翻,我們要做的就是未雨綢繆。”很短的一句話,蘇城用英語說了一長串,最後悻悻的想:英語真是個費時間的外語。
至於自己的英語水平什麼的,蘇城未做考慮。
阿利耶夫其實更想用這5000萬美元維持目前的狀況,然後靜待局勢的發展。但蘇城提出的概念,也讓他怦然心動。
積極手段當然能得到比消極手段更大的回報,只是成本也就高了。
阿利耶夫思忖了半天,緩緩道:“若是遍灑美元,5000萬美元恐怕只能維持一個月左右。”
“先送一撥,後面的錢,我會讓人帶來的。”蘇城的話讓阿利耶夫大吃一驚。
阿利耶夫不由的重複道:“每個月5000萬美元,每年要6億美元,最少也要5億美元!”
“每年6億美元,我撐兩三年不成問題。”蘇城露出潔白的牙齒,有點小鋒利的感覺。
埃利奇別伊的政權不穩,但天知道能維持多久,阿利耶夫滿打滿算,花銷都不會少。
只有蘇城知道,到年末為止,他最多隻要再投入三個月罷了。也許連兩個月都用不了,亞塞拜然的局勢就會明朗化。
歷史上,阿利耶夫的上臺既有運氣的成分,也有他自己合縱連橫的水平。
蘇城為了搭這班順風車,已經投入了1.5億美元,再投入1億美元,根本不算事兒。但花了這些錢,他就一定要儘可能的摒除壞運氣的干擾,同時儘可能的向表現自己。
阿利耶夫的觀感就不同了,這可是無底洞啊!
他第三次問道:“你真的願意每月支援我5000萬美元?”
“若是不夠的話,我每年還可以再增加一些。”蘇城說的異常爽快。
阿利耶夫的眼中,瞬間放出了攝人的光彩,道:“我明白了。從今天起,我們就採取新策略。”
蘇城點頭道:“我建議,首先把債券換成美金,或者是銀行本票,現金送起來更方便,人家用起來也方便。不過,我只能攜帶債券過來了,以免被追蹤到賬戶。”
阿利耶夫贊同道:“大家都喜歡現款。這樣吧,我們換一些現金和本票,還可以換一些黃金和軍火回來,我讓伊爾哈姆親自去送,伊爾哈姆是我的兒子,你會喜歡他的……嗯,我現在就叫他回來見面。”
“太好了。”蘇城記的很清楚,阿利耶夫只有一個兒子,也是下一任的亞塞拜然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