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做王如意剛開始學習形意拳的時候,他根本無法領悟這個奧妙和精髓。
這一剎那間,王如意似乎有所心得。
他抓住了形意的一絲靈感,又悟到了形意的一絲精髓。
可惜這時間稍縱即逝,還沒等王如意再多領悟一些,對面的龔浩,已經怒氣沖天地猛喝一聲,朝著李尋揮舞起大拳頭。
龔浩確實怒。
之前李尋在王如意麵前演示太極,現在又煞有介事地解釋起形意拳,在龔浩看來,這簡直是視他為無物。
他龔浩何時受過這等屈辱?
所以他大踏步地向前,左右拳頭交替揮舞,朝著李尋轟來連綿不絕的拳頭。
一拳接著一拳,連綿不絕。
“呼呼呼呼……”
一時間,拳風呼嘯。
可龔浩沒想到,他出拳快,李尋卻更快。
形意拳講究先發制人,強調一往無前的攻擊,動作中甚至有些陰狠毒辣,李尋既是在王如意麵前演示形意拳,必然要將形意拳的這些精髓,發揮到淋漓盡致。
李尋這一動,出拳之後,一直在關注李尋的王如意,又看得目瞪口呆。
倒不是說李尋的形意拳,動作有多標準,而是在於李尋的形意拳,根本是出乎了王如意的想象之外,甚至可以說,是王如意所從來沒有見識過的。
這些拳法動作,簡直和李尋之前教給王如意的形意拳,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只能依稀看到一些形意拳的影子。
如果王如意是初學形意拳,此時肯定被李尋的動作晃得眼花繚亂。
但王如意好歹已經掌握了形意拳的一些基礎,所以他此刻,才能看得不至於眼花。
仔細地看,王如意又再次色變。
他終於知道了,李尋所說的“形意的精髓”的另外一層含義!
仔細看李尋的動作,其實都隱約有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和“十二形拳”的影子。
所謂五行拳,分別為崩拳、炮拳、劈拳、鑽拳、橫拳。
所謂十二形拳,分別為龍、虎、熊、鷹、馬、猴、鼉(揚子鱷)、雞、鷂、燕、駘(也屬馬的一種)、蛇形。
但李尋的動作,偏偏又超然於這諸如五行拳、十二形拳等形意拳的動作之外,而達到了一種“無形勝有形”的境界!
而就在此時,李尋一邊出拳,一邊高聲訓道:“如意,記住了,所謂形意的六合歸一,只是形意的精髓之一,形意真正的精髓,在於超於形外,蘊於意中,無形勝有形,有意是根本!無形有意,才是形意拳的真正精髓。”
這一刻,王如意恍然大悟。
這根本就是形意拳中,聞所未聞的境界!
無形勝有形,有意是根本!
卻不得不感慨,原來他的師父,在形意中的修為,竟是已達到如此高的境界!
恐怕當世的形意大師,都未能達到這等境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