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此時插口,道:“我們應該預設各家25%的比例,然後在此基礎上增減,其他公司想獲得更多的股份,就要願意出售的公司名下買走。”
“你是說虛擬交易?”西班牙人顯然喜歡他的建議。
法國人點頭,道:“這樣能夠加快我們的進度……”
“我想只能拖慢。大華不承認各家預設擁有25%的比例。”
“你的意思是各家公司互不平等?”
“我的意思是我們的付出並不平等。”張超語速飛快的道:“如果要預設比例的話。大華實業應當獲得45%的預設比例。”
他沒有采用50%或者更高的比例,是因為除了6號油田以外,大華並不會對其他油田拼盡全力。
事實上,在這種競爭環境下,聯合公司能再多獲得一塊油田就不錯了。
雖然這樣,但也沒有人落後一步。
因為你不知道最終中標的會是哪塊油田。
信心和充足的準備是產生好的結果的條件,但並不能決定好的決定。
對每一個石油企業來說,好運氣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方接著就比例談了起來,你一言我一句的說的越來越快。即使是蘇城,也要全神貫注,才能跟上他們的大部分內容。不過,要說參加這樣的快速談判,他的英語水平肯定是不足的。
預設比例的討論結局是沒有預設比例。無人表示沮喪,他們又從頭開始重新談判。第一塊油田的比例尚未談攏,法國人接著將二號油田給拉了進來,於是談判自另一個角度加速,也向更復雜的方向趨向。
藉著慶典的機會討論的並不止這裡的一組人,BP組成了一組人,道達爾和美孚構成的強大陣容組成了另一組。日本國際石油開發株式會社聯合馬來西亞和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組成了第三組。除此以外,一些隱藏著秘密的石油公司,則悄悄的離開宴會場。去私密的地方悄然談判。
談判越到最後,就越是艱難,這是企業界的定律。
11塊油田,任何聯合公司都必須依靠談判。來決定他們共同競標的是哪幾塊油田,然後確定各方的比例、出資。即使不涉及細節,僅僅討論這些重要的部分,也是複雜的令人難以招架。
做的多而獲得的少,無論是誰都不願意,做的少而獲得的多則是每家公司期望的。
石油界的合同,經常是曠日持久的。談判桌上要寸土必爭,私下裡也能互相打探底線。
談判就是一個試探底線的過程,哪一方先露出了底線,哪一方就可能損失更多。
如果沒有一個截止日,一份合同也許可以討論一年,兩年乃至10年,就像是中俄石油管道那樣。
好在亞塞拜然的油田競標進行的很迅速,談判中的人們也清楚此點,所以才抓住一切機會來談。
張超等人用了兩個小時,就說到了5號油田,在這些油田尚未最終決定其比例的情況下,張超抓住時機,說道:“大華可以減少一點股份比例,但我們希望得到一部分的美元貸款,長期貸款。”
幾個小時的混亂討論,早就讓各種條件像飛絮一樣飄揚,每家都有他們的小算盤,也難得不去深究其他家的小算盤。對於張超的條件,其他三家公司並不意外,無論是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還是西班牙和法國的公司,他們都能找到數額巨大的美元。尤其是後兩者所在的國家,如今要獲得美元貸款比中國容易太多。
當然,阿利耶夫要求的國家貸款沒有這麼好解決,但就大華目前的條件來說,曲線救國是唯一的出路。
“5億美元,5年期的貸款,大華實業放棄一號到五號油塊3%的股份給我們。”西班牙雷普索爾石油公司財大氣粗,90年代中期的南歐國家尚未受到歐盟的拖累,現金一向不少,他們甚至不用透過銀行,就能拿出億級的公司貸款。
張超笑著拒絕了,道:“貸款期一定要超過7年,數額要更多。5億美元8年期的話,我們可以讓出1號油田3%左右的股份,取決於你們的利率。”
蘇城在旁聽著,差不多是一語不發,他其實不在乎一兩個百分比的股份,但是,如果不去力爭,那就太傻了,總不能讓數以千萬級的美元,就如此簡單的流向他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