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提前交卷
————————————
......
青燈伴黃卷,讀書聲隨五更天,
青雲路上奮步,吐氣揚眉佔鰲頭。
......
化作一書生,考取一功名。
這是姜衡此行的第一目的。
而今天就要實行了——
這前世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
先有各地集合來此報名的學子進行統一的考試。
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階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隨後便是殿試。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或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南岐王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南岐王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瞭解和搞清楚這一些,並不是多麻煩的事情。
畢竟前世也沒少看過這樣的電視劇。
只是今年,據說南岐王祝融已經閉關多年。
想必應該不會親自出關來主持一個殿試,多半會選擇座下一名王子來代理她的職務。
南岐王膝下有一子名懷玉,賜封楚王,故名楚懷玉。
南岐王祝融一族,沒有姓氏,他們只有名字,還有一個歷代傳承的祝融的稱號。
這一代的祝融便是上一代的皇長女,能征善戰,與親夫武穆將軍力抗南岐州南疆妖族多年,屢建奇功。
其夫君在其登臨南岐王之前,被困賀蘭山戰死,城中講武堂中便有他的雕像。
每年武試所有參與武試的人員都要去前往祭拜。
現任南岐王祝融座下原有七子、長子與三子跟隨武穆將軍先後戰死南疆。餘下六子中,三子擔當代理王侯。而這次主持考試的則是六子懷玉、文學方面的造詣,不弱於現今南岐州第一學士——季曉蘭。
故,有此人坐鎮主持考試,諸多學子沒有一人有異議。
......
姜衡,張君寶,彰武早在來之前便報了名。
在考試的當天,早早的起身,扮作平常的書生混進了考生群中,排隊進入考場。
畢竟是在王子腳下,沒有什麼飛揚跋扈的事情出現。
所有人都盡力的保持著安靜。
考場上,也是如此,諸多學子,一人一個房間,房間中還有臥鋪,可以在答題的過程中稍微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