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一幕是很多人都未曾料到的,而回過神來之後,殿內卻更又多了一層悲慼的氛圍。
如此國之忠臣,竟是如此悽慘自盡,真是……
劉徹呆呆的看著那漢子空洞無神的眼眸,心中有一抹激憤在燃燒,有一層憤慨在鼓盪,有無盡悲慼在灼燒。
想他元漢王朝兵甲過千萬、精銳無數,幅員遼闊、人才濟濟,卻不曾想一夜之後,天翻地覆、兮如危卵!
八百萬虎賁西出遠征,原本乃是必勝之局,如今卻折損大半、更有全軍覆沒之危機!
幾方諸侯國平日裡小心翼翼、卑躬屈膝,卻未曾想而今舉兵皆叛、來勢洶洶!
這一切究竟是為何?究竟為何會如此?!
風無極!一切皆是他一手造成!
倘若不是他無恥勾結光漢王朝、背叛他劉徹,佈下了層層陷阱,他西征大軍又如何會陷入如此境地?
倘若不是他暗中鼓動幾方諸侯國,那些個混吃等死的諸侯王又何以能夠這般快速的知曉王朝西征大軍之險境,進而齊齊發兵來攻?
劉徹好悔、好恨,他恨自己當時未曾立刻將風無極斬於殿中!他恨自己太過小視風無極!
可是,此時才後悔又有何用?
西征大軍之危局而今他是絲毫辦法也無,當務之急乃是快速平定諸侯國之叛亂!
若不然,王朝內部其他居心叵測者若是群起呼應,那他的王朝可就真的要徹底完了!
“天地不仁,朕當挺身而出以救萬民!
諸侯謀逆犯上、野心昭昭,不殺之不足以平民憤!
擬詔梁王及韓虎,著他們拼死抵抗,敢有畏戰不前、棄械投降者,誅九族!
著竇嬰、韓安國為副帥,從常安以東各城抽調城守軍組成平叛大軍,朕將率領常安五十萬精卒御駕親征、誓滅諸侯叛軍!”
劉徹呼嘯而起,眼中似有無盡風雲鼓盪。
殿內人群皆是大吃一驚,紛紛出言勸諫。
“陛下!您乃萬金聖軀,怎能親身犯險?”
“是啊,陛下!諸侯叛軍雖勢大,然其勾心鬥角、陣勢不穩,吾等便可解去此禍!陛下萬不可親置險地!”
“臣願立下軍令狀,不破諸侯叛軍,定提頭來見!還請陛下莫要犯險!”
……
“不用再講,朕意已決!公孫賀、桑弘羊,汝二人便替朕坐鎮常安,維持大局!”
劉徹冷哼一聲,一股無形威壓洶湧而出,震的眾人不敢再勸。
“諾!”
一眾文武百官心中無奈,卻不得不服從聖命。
……
燕國,基城。
“八方諸侯終於傾巢而出,也算沒有白費這些時日的多番走動和佈置。
這其中,丞相大人當居首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