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好了。”聶劍榮一拍即合,“不過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先鋒四閣下,既然只有我們中國人出兵,你看我們是不是換個地方繼續?”
先鋒四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政治白痴了,聞言知義,立即透過資料庫的檢索,明白了聶劍榮的意思:拋開盟友,通常是講條件的開始。
佛羅西洛夫和阿諾德怎麼也沒想到聶劍榮居然明目張膽地拋開所有盟國,要求單獨與機械文明交流。
中國人能從機械文明那裡得到什麼好處呢?
兩人的腦子立即全速運轉,阿諾德趕緊說話:“那個,換地方就不必了吧,這裡就很不錯。”
聶劍榮心中暗笑,小樣,見危險就跑,見好處就上?哪有那麼好的事。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先鋒四居然沒有回話,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聶劍榮。
不管阿諾德和佛羅西洛夫怎麼想,至少有一件事先鋒四很清楚,那就是中國人的軍事理論在整個人類世界獨一無二,西方人那點水平根本不夠看。
這句話絕不含任何貶低的意思。
從理論上說,中國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軍事理論著作,比歐洲人克勞塞維茨寫的《戰爭論》早2300年。
從規模上說,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秦趙雙方投入兵力近百萬,史載,此戰秦軍前後坑殺趙軍四十萬人,被後人認為是戰國形勢的轉折點。同一時期的來歷山大東征波斯,大約是五萬人對上大流士的二十五萬人。
古羅馬帝國分裂後,歐洲的戰爭規模更小,幾百個農夫拿著糞叉的械鬥都能算一場戰爭。
從實戰的結果上說,公元91年,南匈奴附漢,北匈奴遠飆,在公元374年至461年,西遷的北匈奴人以壓倒性的優勢打得歐洲十室九空。
雖然近代歷史中的中國人由於種種原因落後於整個世界,但一個多世紀以來,強勢迴歸的中國重新屹立於世界的巔峰。
哪怕佛羅西洛夫和阿諾德不願承認,卻無法否認載於史書上的事實。
聶劍榮沉默地思考了片刻說:“就在這兒吧,畢竟我們還是盟友。”
“好的。”先鋒四尊重聶劍榮的選擇,“人類的研究進度欠佳,但我們智慧機械的建造能力遠超人類,完全可以提供超光速引擎甚至完整的戰艦,協助人類打造一支擁有超光速飛行能力的艦隊。”
此言一出,全場頓時亂成一團,所有人都喋喋不休地講個不停,可是恐怕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嘴裡說的是什麼。
真正擁有主導權的三巨頭也驚呆了,這是什麼意思?這是說,機械文明打算直接向人類提供戰艦,而人類只需要為戰艦配上足夠的人員!
天上掉餡餅,也比不上天上掉戰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