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超出有效射程,命中率百分之十三點二!”火控軍官通報情況,“建議使用鐳射炮。”
“同意使用鐳射炮。”齊曉東回答。
“鐳射炮準備——發射!”火控軍官大喝。
戰艦側面的機翼上探出一個衛星天線一樣的“大鍋”,隨著射擊的命令下達,一道無形無色的光線瞬間穿透宇宙的虛無。
鐳射炮和鐳射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也許有人會認為鐳射炮就是放大版的鐳射器,其實不然,鐳射的指向性好,但並非不擴散,從地球到月球僅僅三十萬公里,但一速鐳射卻能從批判粗細,擴充套件到幾公里的範圍。
必須集中能量,才能讓鐳射炮打得更遠,於是鐳射炮就做成了衛星天線的模樣——太陽灶是將分散的陽光集中在一起,而鐳射炮則反其道而行,幾十幾百個鐳射器將光束射到“大鍋”裡的反射面上,透過火控系統的控制調節,令所有光束同時聚焦在一個點上,達到增加能量和射程的目的。
螢幕上看不到任何變化,火控軍官卻緊張地除錯著,那個原本毫不變化的小型海盜飛船突然間火光一閃,隨後詭異地熄火停車,失去了動力。
重接炮的炮彈比較很小,出膛的速度極快,因而絕不可能出現“一道紅光”的炮彈出膛現象,而在普通人的印象裡,似乎鐳射炮一發射,就會有一道摧朽拉枯的巨大光柱橫天而過。
但丁達爾現象的出現,必須是光線透過膠體介質,真空的宇宙裡什麼都沒有,不可能看到光柱。那種千船萬艦大炮齊發,無數光柱撕裂虛空的場景,僅僅存在於影視作品之中,出現在現實中的可能很小。
一擊命中,火控軍官立即轉移目標,攻擊其它海盜飛船。
海盜的飛船隻顧逃走,根本不顧方向,只求離電光號越遠越好,但電光號裝備的鐳射炮是尚未裝備部隊的實驗型遠端鐳射炮,摺疊式“炮鍋”展開後直徑可達十二米,幾乎等於六層樓那麼高,最大功率發射時,最遠射程能夠達到一光秒之外——鐳射炮的最遠射程不僅與功率有關,還與光束的波長有關,簡而言之,光束的波長越小,光束就越不容易擴散,能量也就越集中,射程自然更遠。
葉飛暗暗握拳,這才是真正的鐳射炮,他背上這個,和戰艦上的比起來,充其量就是個大玩具。
不過想想一個不起眼的陸戰隊員揹著五六層樓開火的情景,所有的羨慕頓時不翼而飛——背倒是背得動,但是戰鬥裝甲那麼點能量,能帶得動功率那麼高的鐳射炮麼?
打蚊子還是用******好了,大炮還是算了。
短短的時間內,海盜船的速度再快,能跑出一光秒之外麼?即便是電光號,全速跑完一光秒也需要八九分鐘的時間,短腿的海盜船少也需要半個小時。
齊曉東毫不手軟地指揮戰艦連續擊毀四艘海盜船,葉飛暗暗奇怪,插個空問道:“怎麼打的全是小船?”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齊曉東呵呵一笑,“電光號設計速度每秒一千公里,普通戰艦的速度連它的一半兒都不到,說電光號跑得快,那是說它在大型飛船和戰艦裡快。咱們天軍的小型高速戰艦,秒速早就突破了一千二,比賽用的競速飛船,速度差不多快到一千五,先敲掉小型飛船,省得跑了大魚。”
葉飛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幹掉了高速飛船,等於絕了海盜最後一條退路,剩下的飛船隻能老老實實舉白旗投降,到時候,還怕找不出線索麼?
連續幾艘船被擊毀,海盜終於炸了窩,都說圍三闕一窮寇莫追,海盜終於發現電光號這是想趕盡殺絕,明知逃跑是個死,一群亡命之徒血氣上湧,反而放棄了逃跑的念頭,聚集起來向電光號發起了亡命衝鋒。
“反應還挺快的嘛!”齊曉東嘿嘿直笑,“回收鐳射炮,重接炮充能百分之五十,導彈一至十解除保險,副炮裝填!”鐳射炮的威力是不小,但那麼大的面積,往那兒一放跟超大號的靶子沒什麼區別,實驗型的東西,金貴著呢,直損失掉,他齊曉東可賠不起。
“鐳射炮回收好!”
“導彈保險解除完畢!”
“副炮裝填完畢!”
齊曉東摩拳擦掌:“兄弟們,讓這群只敢躲在暗處打冷槍的垃圾貨見識見識什麼叫正規軍!”
眾人血氣升騰,鬨然響應。
葉飛什麼忙也幫不上,眼看著艦外旗幟般高高聳立的鐳射炮像個雨傘似地摺疊起來,飛快地縮回艦體之內。
好傢伙,還是內建的。
艦橋里人手不足,很多操控臺上根本沒有人,但所有的艦員有條不紊地執行齊曉東的命令,艦員們雷厲風行全神貫注,個個恨不得一分為二。
他們雖然不必穿上沉重的裝甲,提著上膛的步槍直面敵人,但他們同樣是合格的軍人,展現在葉飛面前的,是另一種完全不同於陸戰隊風格的戰鬥力。
空氣中悄然瀰漫著絲絲緊張,葉飛的心突然提到了嗓子眼兒,他情不自禁地問:“有什麼我能幫忙的?”戰友們緊張地戰鬥,他卻只能側眼旁觀,這滋味兒,就像心裡缺了一塊。
幫忙?齊曉東詫異地看了葉飛一眼,摸著下巴咂了咂嘴,指著一處空置的控制檯說:“那是左舷副炮,過去玩玩吧……嗯,裝甲可以穿著,但是把槍放一邊吧。”戰鬥開始後,艦員們也要穿上類似於輕型裝甲的戰鬥服,所以控制檯的座椅設計得又寬又大,但誰也沒考慮過穿著戰鬥裝甲坐進去,更不要說武裝的葉飛背後還掛著鐳射炮。
至於會不會壓壞座椅……失重的時候用得著考慮這個麼?典型的陸地思維。
葉飛卸掉鐳射炮,放下步槍,這才勉強坐下,這個位置前的操作檯很簡單,兩個螢幕,小的是雷達,大的是實景,一個方向操作杆,外加激發按鈕,比哄小孩兒的遊戲機還簡單。
“敵艦距離1500,持續接近,導彈分配目標,準備發射——再放他們近一點兒!”齊曉東緊緊盯住雷達。
太空不比地表,距離動輒成百上千公里,肉眼的視力再強,還能強得過望遠鏡?因此太空戰必須依靠穩定的高倍光學望遠鏡和雷達完成搜尋及擊毀目標的過程。
天軍的習慣,相對距離總是往大了說,能說天文單位不說光秒,距離1500,指的是雙方距離1500公里。
這樣的距離,在太空裡相當於肩並著肩,不過數秒的時間就能飛過。但是遠端武器發展遠遠跟不上戰艦的發展,幾乎成為了限制天軍發展的瓶頸。太空戰幾乎都發生在兩千公里之內,但即使這樣的距離,也僅僅是絕大多數定向能武器的有效射程,即使是重接炮的出膛速度,飛越兩千公里也需要三到四秒的時間,足夠戰艦全速飛出同樣的距離了。
戰艦與戰艦之間,速度相對或相向,或者別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方向應有盡有,打起仗來想把複雜到極點的因素全部考慮進去,非累癱了大腦不可,即便是依靠艦載計算機超強的計算能力,命中率同樣低得可憐。
當然,這都是指正規軍之間的交鋒,海盜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豈能與正規軍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