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領導眼饞,只要拿錢來,我可以幫忙買。”李可灼笑著說。
“唉!這些機器裝置太貴了,國家買不起啊。”領導搖頭。
他猶豫了一下,然後朝李可灼問:“李老師,如果我們工業部的科學家需要用到這些機器裝置,可不可以借用?”
“如果是他們人來這邊,當然沒問題,如果要把機器裝置借過去,那肯定是不行的。”李可灼笑著說。
如果要他把機器裝置借到別處,他肯定是不會答應的,這個年代,好的實驗裝置太多人需要了,李可灼要是敢借出去,想要拿回來可就難了。
“當然是人來這邊用機器裝置。”領導也是笑著說。
“那就沒問題。”李可灼點頭。
李可灼帶著領導們參觀了材料試驗室,又看了一會李可灼的學生如何做實驗的以後,這才離開。
回到學校,領導開始和李可灼談判他的試驗室研發的材料的問題。
上面的意思是,希望能夠從李可灼這裡大批次低價購買材料。
而李可灼則是希望,能夠和工業部專門合作成立一家材料生產工廠,由李可灼出技術,工業部出人出力,把材料生產廠設在工業比較發達的北方,這樣就不用消耗太多運力。
最後,工業部領導聽完李可灼的合作意見後,同意了李可灼的想法。
確實是李可灼提供的合作方法更加適合國家發展。
“李老師,雖然咱們合作建廠,但是廠房建立起來需要一些時間,但是咱們國家是需要這些材料的,所以你看能不能先把你們廠生產的材料份額給國我們一些?”領導朝李可灼問。
“你們需要多少?”李可灼問。
“像你們生產的一號合金,我們大概需要五十萬噸,十二號鈦合金,我們需要十萬噸,六號鋁合金我們需要三十萬噸……”
“噗……”
領導的話還沒有說完,李可灼剛喝到嘴裡的茶水就噴了出來。
“領導,不是,您這……咱們廠生產的材料,一個月加起來都沒有一萬噸,您這張口就是五十萬三十萬噸的,是不是不太符合實際……”
“哎哎!我就是說一下我們現在對這些材料的需求嘛,你看,咱們廠裡如今最多能給出多少份額呢?”領導朝李可灼問。
“這個,如今的材料生產廠,因為人手不夠,原料不夠,生產的材料有效。”
李可灼說道:“如果國家能夠給我們提供充足的原料以及充足的人手,咱們廠一個月的產能差不多能擴大到五萬噸。”
“每一種材料都五萬噸嗎?”領導問。
“這怎麼可能?所有材料加在一起。”李可灼說。
“這,五萬噸還是太少了。”
“領導,這些都是特種材料,五萬噸已經不少了。”李可灼苦笑說。
他的材料生產廠又不是普通的鍊鋼廠。
普通鍊鋼廠,只要機器裝置多,工人多,想煉多少鋼就能煉多少鋼。
但是他的材料廠不一樣,能夠在這個廠工作的人,最低都得是高中學歷,然後還被李可灼培訓了一兩年的人才行,這還只是普通工人。
真正的管理崗位,都是李可灼培訓了好幾年具有專業知識和素養的學生擔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