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季,天氣炎熱,孩子們都會結伴來河邊嬉戲打鬧,總會有那麼一兩個會喪命。
但就是沒有人把他重視起來,難道現代的孩子命不值錢嗎?
花嫂家裡男人不在,心好的領居幫她把孩子弄回去。
花姒錦和江瑤把花家婆媳攙了回去,派人送信讓花家大哥從鎮上趕回來處理孩子的身後事。
半夜孩子的爹就趕回來了,並沒有像媳婦一樣責怪親孃,而是不斷的安慰媳婦。
花姒錦覺得這個花大哥比二叔家的堂弟青山明事理多了。
花姒錦是個熱心腸,畢竟花嫂在自己的車間做工,孩子的棺材,衣衫還有埋葬一切花銷事宜都是花姒錦一手包辦。
這讓花嫂對於婆婆的指責也減輕了不少,由於孩子小沒有舉行什麼儀式就找了個合適的地方就地埋了。
花姒錦還給花嫂放了一個月帶薪休假,讓她整理好情緒之後再繼續上工。
此事在花姒錦心裡造成了很大的觸動,家裡男人上外賺錢養家,女人被自己招到車間上工,那麼孩子在家就成了老人們的負擔。
這一切是不是能夠想出一個妥善解決的辦法。
放眼整個大周,城鎮裡有錢人家的孩子都可以到學堂去上學,一來減輕老人們帶孩子的壓力,二來可以增加孩子們的文化水平。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用在什麼地方都是一句至理名言。
花姒錦腦袋路閃出一個想法,不如在村上開學堂,讓他們免費的到學堂去上課,一切問題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把這個想法對江瑤一說,她也是極力贊同,但是出資建學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資金週轉,學堂的授課夫子,還有孩子在學堂的伙食等等都要落實。
想了半天,這件事情自己一人做不來,建學堂是個長遠計劃,需要有足夠財力的人長期支援。
她想到了一個人,或許這件事情最合適的人選就是他了。
來到梅府,早就有人看見回傳給主子。
還沒等花姒錦開口,門口的門衛就已經做出了邀請的手勢。
花姒錦有點意外,何時這梅府的門衛辦事效率這麼高。
其實她不知道,自打梅鶴唳回府之後,早就已經下了命令,若是花姒錦帶著孩子來府裡,直接放行。
梅鶴唳早早坐在書房等候,兩個孩子就像是回家一樣,找自己想念的人去了。
花姒錦進入書房剛巧看見魏玉瑾和姜文煜也都在。
打了招呼之後,就把自己這幾天想的事情說了一遍。
魏玉瑾有點驚訝,“你想辦學堂,讓孩子們免費上學?”
花姒錦點了點頭,“現在的鄉下生活太艱苦,父母在外拼搏,把孩子的重擔都扔給了老人,我想讓他們減輕點負擔。”
“想法很好,但是你這樣做會不會有人不理解,畢竟孩子們鬆散慣了。”
“我想在杏林村做示範點,若是可以,我想給這樣的學堂起名叫做希望學堂,讓所有有錢的沒錢的家庭的孩子們有平等的權利上學。”
姜文煜豎起大拇指,稱讚:“錦娘,你這樣簡直是所有人心目中的活菩薩,若是建成,我每年出資五百兩銀子,用於孩子們的書本還有維修學堂的費用。”
花姒錦聽了,沒想到第一個支援自己實踐的居然是古板的姜文煜,她激動的差點拉著他轉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