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大氏族緊鑼密鼓地準備舉辦氏族大會時,在神裔族地,也迎來了崇日一行。
說起來,崇日在陳安離開後,又安排了道門的諸多事宜,所以比陳安晚出發了幾天。
對於神裔的情況,他當年離開族地就有了解,後來笙籮到他身邊,更是將神裔近些年的情況全然告知,不然他對待仙山之事也不會如此的急功近利。
現在所有事情都已經解決,他所思所想自然就落到了發展族落上面。
三目神族或者說整個神裔部落現如今情況都不是很好,就算沒有惡劣的生存環境困擾,也別想迅速恢復舊觀,其中人口的制約是一方面因素,距離十二連城太近,受到人族的威脅是另一方面因素。
以前神裔可以和人族維持一個表面的和平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那就是血妖,但隨著血月刀的拔出,血妖的危險將日趨減少。兩族之間的矛盾自然也隨之增加,可能在前期人族忙著統一內部,還顧不上神裔這邊,但日後呢,當人族成為一個統一的大帝國之後呢。
所以在崇日的想法中除了投靠血月刀主外,還有一個思路,那就是給神裔尋找一片適宜生存的樂土,一個遠離人族,或者是可以達到矛盾緩衝的自留地。
如此還有什麼地方比得上血刀世界呢?
這裡的人類全然沒有攻擊性,只有一個道門可能是個威脅,但也在妖魔作亂中半殘了。
且他還是這裡的道門之主,雖然因為抗擊妖魔的事情,威望大減,但也不是不可以透過其他事情重新經營,到時候將這裡變成神裔的自留地並不是太難操作的事情。
因此,在匯合笙籮後,他並沒有歸心似箭的立刻返回氏族,而是忍住思念,留了下來,重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編了一段故事,將自己偽裝成救世主式的人物。
妖魔之亂結束的有些莫名其妙,對於仙山之戰,韓月山等人更是摸不著頭腦,而最後崇日以勝利者的身份從仙山之上走下,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事情,所以崇日的這套說辭很是獲得了一些人的認可,尤其是之前紫霄劍宗的人,他們迫切的需要平反,且他們對崇日本就很信服。
於是自發地成為了崇日鼓吹的助手,而同時他們的作為也讓崇日的思路漸漸清晰起來,開始有意識地進行一些引導,決定行仙神合流之事。
神裔的力量太弱小了,就算一直跪舔得到了血月刀主的認可,能夠在東荒大地生活下去,也會因為十二連城人族的發展漸漸邊緣化,但若是與這方世界的道門融為一體呢。
本來仙道與十二連城的人族勢力就不是一個系統,在未來的發展中必然有之衝突,神裔一方只要合理利用這個衝突,未必不能在未來佔據東荒的一席之地。
因此他這幾日留在血刀世界就是在忙這個事情。
簡單的在那裡佈下了一些後手,還要匆匆趕回來,看看部族這邊的情況,畢竟他離開的太久了,僅聽笙籮描述未必有這麼全面,還是需要親自看一看才能決定日後行止。
當他帶著笙籮返回族地時,半路之上卻是碰到了前來檢視情況的三目族大巫祝同時也是笙籮的母親洛河。
兩人原本就是舊識,此次相見自然是一番歡喜。
崇日將事情的大概給洛河一說,洛河大喜過望,連元晉的死都沒顧得上,當下就想要把這個好訊息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告知族中,與所有族人分享了這份喜悅。
於是帶著崇日笙籮二人一路返回,並且回來之前就用特殊方法將這個訊息向族中預先做了通報。
所以當崇日回到久未的族地時,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副人山人海,所有人倒履相迎的場面。
這個場面讓崇日很是激動,但心裡卻還有一絲淒涼之感流轉。
因為這個所謂的人山人海,也就是幾千人,甚至都不光是三目族一族,而是幾乎包括了所有神裔。
他們因為東荒的變故,驚惶不安,於是紛紛離開了住所,來到了最強大的三目族處尋求庇護,卻正好等到了崇日的迴歸,得到了這麼一個讓人振奮的好訊息。
在看到崇日的那一刻,他們紛紛用看待英雄的目光,高呼崇日的名字,並手舞足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