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的舞臺中央。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
“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後”
“才知道該唸的書都沒有念”
董晨和姬玉演唱漸入佳境,在場觀眾們不再揮舞著手中熒光棒,他們都陷入了童年記憶中。
評委席。
李宗華聽著這首歌,仔細琢磨著這首歌的歌詞,心裡暗挑大拇指。
他聽過好多關於童年的歌曲,有共鳴的只有這首歌。歌曲裡的那些情景,對一些7、80、90年代的孩子一點都不陌生。
這首歌的一大優點是寫出了孩子心中的世界,從幾個有代表的事和物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沒有一句是直接描寫孩子有多快樂有多自由有多百無聊賴。
有很多歌曲寫童年的快樂和自由。聽不出一點共鳴,並不覺得那些歌曲中的童年有多快樂,也不覺得童年有多苦惱。平平淡淡,偶爾有些期望,偶爾有些失落。疑問的時候還是更多……
“用孩子的視角來寫詞,太聰明瞭!”
李宗華偷眼瞧了一下身旁的羅德勝,發現他正怔怔地聽著,表情有些木訥,又有些難以置信,臉色變顏變色。
公道的對比,他覺得這首《童年》已經超過了羅德勝的出道成名曲《童心》,無論是作曲,還是歌詞,再或者是共鳴,可以說是全方面的超過。
李宗華放下了歌詞紙,把桌子上的“A評級”打分牌挪到了最上面。
不光歌曲優秀,飛躍奇蹟的演唱同樣不錯,今晚的他們值得一個“A評級”的評價。
正如李宗華所觀察……
羅德勝此刻的臉色很難看,他萬沒想到自己的成名作《童心》,在質量上居然會輸給這首《童年》。
作曲上,他的這首歌更有童真的味道。
作詞上,他的這首歌的視角選用與代入感,也遠勝於自己的歌。
自己的歌目前唯一能勝過的,便是情懷了。
林知行對付張遠洲的手段,如今在自己的身上也奏效了……
“好小子,你真是厲害啊!”
羅德勝揉了揉太陽穴,將桌子上的“A評級”打分牌擺到了最上面。
儘管不願意承認,但自己的《童心》在質量上確實輸給了這首《童年》,懂行的人一聽便是毫無爭議。
自己要是這首歌打“B評級”,毫無疑問,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
“什麼時候才能像高年級的同學”
“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
“盼望長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長大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