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違祖制?呵呵!”
“當今雄才大略,是類廣明帝的聖主,早就屢屢修改祖制了。”
李洵對景泰帝極為敬仰,屢屢將之與開國太祖、中興廣明帝相提並論。
開國太祖基本都是神人,一介布衣到一統諸國,非常人所能及。
中興帝王也非同小可,起步看似比太祖高了許多,然而拉一艘將跌入深淵的巨輪迴歸正軌,並不比重新打造一艘簡單多少。
“當年國庫空虛,南北邊軍軍餉都發不下去。陛下要重修稅法,不但要求官紳一體納稅,更是開創了前無古人的神仙稅。”
李洵一臉崇拜之色:“百官勸阻,佛道震動,一年時間起了十八路反賊。最後陛下一路路殺過去,硬生生把稅收上來,一舉扭轉頹靡之勢。”
周易原本對在位的景泰帝,唯一的印象就是,手腕高明,在位時間長。
十幾年前就傳聞身體不好,令太子監國,現在太子身體都開始不好了,景泰帝還有精神提拔後輩。
後來受鐵粉李洵灌輸,對景泰帝有了更多瞭解。
大乾能定鼎雲洲,佛道出過不少功勞,太祖特意在大乾律中,標明佛道方外之人,可以永世免稅免賦。
實際上,歷史上從來沒有過佛道交稅,難道讓凡俗官吏去修士宗門收錢收物?
景泰帝就做成了!
佛道不止要交田稅交易稅,還必須去仙俸司、斬妖司服役,甚至山上種的靈物由於處於大乾境內,也需要按照田稅十一比例上繳。
聽起來,仙人種靈藥和百姓種糧食,一起交稅沒區別。
實際上阻力之大,幾乎要顛覆朝廷,十八路反賊背後支持者是誰,不用猜都知道。
周易第一次聽李洵講的時候,對景泰帝欽佩至極,等於仙凡一視同仁。
“神仙稅”是景泰帝最得意的政績,其他方方面面都有改善,說是聖主有些過,當得上明君評價。
“我聽你講過,上次陛下稱讚治世之材的是覆滅十八路反賊,獲封國公的龍騎將軍徐奉先?”
周易看著檄文署名,總有種不舒服感。
投機主義的牆頭草,比起立場堅定的反對者,更噁心人!
“對!陛下登基至今,王侍讀是第二個,已經有人稱其未來成就不輸徐國公。”
李洵羨慕道:“有了此評價,可以說直上青雲,入閣拜相只是早晚。”
周易搖頭說道:“你想錯了,王侍讀,未來可是要稱子的大才!”
“不至於吧?徐國公是實打實的巔峰一品,號稱有望武聖,王侍讀堪堪儒道八品……”
李洵總覺得周易語氣詭異,明明是誇讚,又似乎是反諷。
周易意味深長的說:“文人和武人,能一樣嗎?”
“不一樣嗎?”
李洵有些不明白,大乾以武道立國,出過兩代武聖,武人地位從來沒有比文人低。
天南海北的聊了片刻,周易開始抄錄書目。
估摸著刑房點卯的時間,見到有斬妖校尉從地底出來,駕輕就熟的遁入大獄。
斬妖除魔回來後,發現張誠竟然來了。
“張哥,今天怎麼這麼早?”
張誠揉著腰嘆息:“唉,人老了,腰有點撐不住。”
“嘶!春風樓哪位姑娘如此厲害,連張哥都降服了?”
周易真的倒吸一口冷氣,上三品高人都撐不住,要麼是妖魔鬼怪要麼是修行採補功法。
張誠在斬妖司待了不知多久,不可能認不出妖魔左道。
“怪不到姑娘們,是白雲觀的幾個老傢伙,趁老張我不注意輪番下咒。”
張誠冷哼一聲:“我憑本事採的茶,為什麼要賠錢!”
周易忍不住豎大拇指,白雲觀主長春真人是名震大乾的一品修士,張誠盜了靈茶只是腰疼,足以證明他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