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可能則是同陸四所想那般,新野雖破,但李自成逃往荊襄,阿濟格在不知後路已斷的情況下依然率軍追往荊襄。
“如果是第三個可能的話,下官建議侯爺在接引李、高二部後,要馬上回師河南將清軍主力堵在荊襄,不使他們北歸...”
孟喬芳認為陝甘那些綠營兵不足為慮,基本構不成淮軍的威脅,因此只需以李、高所部順軍堵截荊襄,其餘淮軍主力立時攻打北京,必能使北京動搖。
他甚至提出兩個同時進軍的方略,即山東淮軍主力從山東出擊,陝西方面如果賀珍等人願降的話,就驅使他們連同願降的綠營兵重複李自成東征策略,從山西進軍,於東西兩線同時合擊北京。
如此還有遼東與北直的兩路淮軍呼應,能戰之兵不過三四萬的北方清軍如何能敵。
“到那時,下官認為多爾袞必定放棄北京,北京一棄,滿洲根基盡喪,便是多爾袞能率餘部退入關外也對中國再無危脅...阿濟格所部兵馬雖眾,但於荊襄也是無根之樹,長久不得,屆時是戰是和,甚至是招撫,都是侯爺便宜之事。”
孟喬芳說的竟是陸四心中所想,此次西奪商洛,光復西安是兩手準備,一是能接引李、高所部出商洛封堵阿濟格。
此是建立在李自成未死前提下。
若死,則在阿濟格還在南陽時席捲陝甘,東征北京,擒賊先擒王。
原先,東征這個設想不過是紙上談兵,但如今有西安存糧,又有可能接引過來的李、高十萬順軍,可能願降的賀珍等部,東征就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切實可行的戰略。
這也是勢,大勢。
要形成淮軍席捲的大勢,陸四才能徹底奠定北方格局。
“一切就全靠心亭了!西安以外諸府州縣能否歸順,還要心亭多費心。”
陸四起身突然向孟喬芳作輯一拜,後者忙側身避讓,避讓不得又趕緊回禮。
“侯爺以真待心亭,心亭豈敢以假對侯爺。陝西之事,心亭全力而為,不使侯爺操心,只是...”孟喬芳的樣子告訴陸四,他心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擔憂。
陸四忙問:“只是什麼?”
“若陛下身亡,侯爺縱有萬歲之念,也請忍耐,北京未下之前千萬不能急於求成...”
孟喬芳竟是擔心萬一李自成敗亡,眼前這年輕侯爺就迫不及待登基為帝,到時順軍餘部不服號令內訌的話,這大好局面就又要傾覆了。
“李、高所部為順軍精銳,又皆是陛下親信,侯爺雖是陛下半子,但於倫於序皆無繼承陛下事業資格,侯爺於陝西之兵馬又不及李、高二人,獨威望最重,故下官以來侯爺可以為陛下復仇之大義號令李、高二部,待東征大功告成後再於北京登基...至於李、高等人...”
孟喬芳沒有明言,陸四卻知道這位陝西總督想說的是讓他翻臉不認人。
陸四沒有直接對孟喬芳的勸諫有所表示,只淡淡道:“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帝位最正。”
孟喬芳微怔,旋跪,道:“侯爺真天子!”
7017k